你看郊狼和獾,肩并肩的像一对老朋友那样漫步在草原上,是不是像极了狼狈为奸?
郊狼与獾合作狩猎 https://www.zhihu.com/video/1138890261856841728
实际上它们是在一起合作狩猎,抓捕土拨鼠或地松鼠:如果猎物在地面上,那么跑得快的郊狼就率先开始追逐,能抓住的话就直接吃掉了;若猎物逃跑钻进了洞穴里面,那么獾就会跟着追进去,而郊狼则会守住洞口;此时,猎物只有两种死法,要么在洞里被獾逮住,要么跑出去落入郊狼嘴里;当然,土拨鼠要是从其它出口跑掉了,狩猎二兽组会继续重复这一过程。

虽然它们并不会分享食物,每次只能是其中一个最终吃到猎物,但这种合作方式却可以使它们狩猎的成功率提高约 30%。绝大部分组合都是一狼一獾,偶见二狼一獾,三狼一獾极为罕见。
美洲原住民很早就观察到了这种现象,衍生出许多寓言故事代代流传。郊狼比灰狼小很多,主要以啮齿动物和兔子等小型猎物为食,它们速度快而敏捷、视力也要比獾更加敏锐;而獾虽然跑起来缓慢笨拙,但却擅长挖掘、柔软矮小的身躯适于在洞穴中穿梭;所以,对于狩猎小型穴居动物而言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不过,有时候也会钻错了洞,被重型选手给拱出来,这狼狈的。。。

而不可思议之处在于,二者的食谱几乎是重合的,它们本应当是天然的竞争关系,即使不至于像敌人那样生死相搏,也应该为了争抢食物而相互防范、疏远、驱赶才对,可是在漫长的进化史中,作为互补型的竞争对手却形成了合作关系。

这种关系是开放性的,冬天的时候,獾可以在洞穴里挖掘到冬眠的猎物,就暂时将合作对象抛弃了。。。等到春天来临相互需要的时候再重新携手~~它们之间并不总是友好的,有时候也会打架互相攻击。但就像人一样,性格各不相同,有的亲密组合在冬天也会常相伴。

从彼此的合作中各自受益的跨物种共生关系,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不过,虽然提高了适应能力,但并不是它们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令人惊讶的是,主动性的合作,不止存在于聪明的哺乳动物之间。例如巨大的狼蛛,这种吃鼠、鸟、小蛇、小蜥蜴的凶悍节肢动物虽然有头,可却没有脑子啊~~但与某几种小青蛙能和平共处并提供保护。

根据观察到的结果推测,蜘蛛吃剩的食物残渣能吸引昆虫为青蛙提供食物,而青蛙能吃掉偷取蜘蛛卵的蚂蚁,所以两者互取所需住到了一起,它们会使用同一个树洞巢穴(树栖青蛙)。

有了这样一个保镖,青蛙避开了小蛇、其它节肢动物等的捕食,而蜘蛛卵也得到了保护。但蜘蛛也是吃青蛙的,只是特别的与某几种青蛙合作而已,可能是通过化学气味识别的,在多个大洲不同种类的蜘蛛与青蛙之间都观察到了这种现象。仔细看,小青蛙甚至爬到了蜘蛛腿上一同出行!

下面这位,别说脑子了,连头都没有,但它更厉害,我甚至觉得它都快算得上是在使用工具了、而且还是活的生化武器!

这就是著名的海胆蟹,因为它们总是携带着海胆这种防御武器行动。海胆蟹仅仅使用两对前腿来行走,而两对后腿发展成了特别适合抓取物体的形态。

它们通常喜欢携带的几种海胆都带有长而空心的尖刺,即可以用来保护自己也不会因为太重而过于耗费力气。海胆获得的好处则是可以快速的到达新的觅食场地,海胆只依靠自己移动的速度极其缓慢。
若是说,像小丑鱼一样躲在海葵的有毒触须中来躲避危险,这种寻找安全庇护所藏起来的行为还算可以理解;然而,面对捕食者,海胆蟹居然能够像运用武器一样,来主动使用海胆进行御敌,无法想象究竟是通过怎样一个过程进化出来的这种能力?
不过,整日用两条腿来夹着海胆行走终究还是有点累,它的近亲寄居蟹却有更好的办法——把海葵固定在壳上背着走。。。

海葵触须上的刺细胞能分泌毒素,很少有动物会捕食它,平时用吸盘牢牢的锚定在岩石或贝壳等坚硬的表面上,而寄居蟹却会主动的寻找海葵把它弄下来固定在自己的壳上。
为什么说它是主动的呢,因为有视频为证,寄居蟹在找到一个新的合适的贝壳之后,闪电般换完壳,然后用钳子和腿把原来旧壳上的海葵使劲给抠下来,再不厌其烦的拨弄到新壳上,海葵就重新吸附住了。
寄居蟹使用海葵作为主动防御武器 https://www.zhihu.com/video/1138891712557731840
看完寄居蟹这一套迷幻操作之后,我十分怀疑它的身体里面是不是居住了一个有趣的灵魂?硬壳是被动防御层,弄来海葵之后,这妥妥的就是具备防守反击能力的主动防御系统了啊~~这智慧是属于寄居蟹的呢还是进化规则的?
海葵搭顺风车获得的好处是,移动范围变大了获得食物的空间也增加了,并且海葵不挑食几乎什么都吃,寄居蟹吃剩的残渣会被海葵的触手卷入腹中。
但若论到彼此合作得亲密无间、形同一家人的可能也就只有虾虎鱼和手枪虾了。。。

手枪虾几乎是盲的,难以有效的发现捕食者,但它却是一个挖洞的好手;而虾虎鱼有着出色的视力很容易发现掠食者,但它却不会挖洞没有藏身之处,于是它们就组合成了一对模范室友,开始了共享巢穴的蜗居生活。
每当手枪虾外出觅食,虾虎鱼就会亲密的紧紧陪伴在旁边,手枪虾谨慎的用一根触须搭在虾虎鱼身上保持接触,若发现了危险虾虎鱼会用尾鳍触碰虾发出警告好逃回洞里。虾平时会维护洞穴避免坍塌,晚上它们就在一起睡觉。
这种稳定而长久的复杂共生关系,在它们还是小鱼小虾的时候就相互寻找形成配对了。所以,当达到性成熟时,通常一个洞穴中会居住着一对虾虎鱼和一对手枪虾,情侣合租还不拉帘啊。。。
共享栖息地的动物有不少,但像它们这样地位平等、彼此尊重的就很稀罕了~~毕竟,生存艰难、抱团互助才能得活啊!

而更加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作为原本的猎物,与众多猎手之间竟然也能形成合作共生关系。

你说这都进到嘴里了,吃还是不吃?谁又能忍得住呢。。。清洁鱼在珊瑚礁或漂浮的大块海藻下面聚集、维持起了无数的固定清洁站,五花八门的客户们就像定期去排队洗车一样来到这里接受服务。不但清洁鱼敢于上前提供服务,而客户鱼也确实能忍住不去吃掉它们。
科学家怀疑清洁鱼可能的确很聪明,因此用严格设计的镜子实验进行了测试,结果的确非常刺激,这种脑子不大的小小的蓝色条纹裂唇鱼竟然真的通过了镜子测试!!!

这对自我意识的鉴别标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此类行为模式具有自我认知之外的生理基础,并不意味着它们拥有真正的自我意识。而毫不起眼的小虾米,也再次带来了意外的惊奇,它们也能与掠食者建立清洁共生关系(文末链接对此有详细阐述)。

然而,自然界的神奇并没有到此结束,因为合作共生的主意甚至开始打到了人类身上。。。

主角就是这种看起来毫无特殊之处的小小鸟——“向蜜鸟”(学名响蜜鴷),它们很喜欢吃蜂蜡和蜜蜂的幼虫。虽然知道森林中许多蜂巢的隐藏位置,但它们只比麻雀大一点、完全没有能力去攻击蜂巢,于是它们将目光瞄向了会用浓烟驱赶蜜蜂、用斧子劈开树洞中蜂巢的人类!

这是人类与自由生活的野生动物之间,形成共生觅食伙伴关系的罕见例子。向蜜鸟会在人的面前盘旋飞舞、叫个不停引起人们对它的注意,然后不断的从一棵树飞到另一颗树上引导猎人来到隐藏有蜂巢的中空树干,当接近目标时它们还会改变叫声,让猎人知道快到了。
而当猎人在寻找蜂巢的过程中,若发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特殊的召唤向蜜鸟的口哨声时,相比于其它随机的声音向蜜鸟的合作行为会显著提高,会进行引导的概率大约从 33%提高到了 66%。这种相互作用表明,向蜜鸟能够将特定的合作行为与人类的有意义呼唤联系起来,并进行积极的回应,而这一切都发生在野生的自然环境中。
向蜜鸟的回报就是散落的碎渣,不过蜂蜜猎人为了良好维持长久的合作关系,通常都会留下足够它们饱餐一顿的量,人们传说若不这样做万一向蜜鸟不高兴了给领到狮子那去就惨了。。。

那么,究竟是向蜜鸟的聪明还是人类的智慧,以致于形成了这种结果的呢?实际上向蜜鸟可能在人类诞生以前,就因为嘴馋而开始了尝试这一借力过程,它那时的目标可能就是喜食蜂蜜的蜜獾。

下面这个视频中,向蜜鸟在蜜獾头上不断的盘旋并试图啄它的头,蜜獾就开始扑咬追逐向蜜鸟,于是向蜜鸟就可能会一路将蜜獾引到蜂巢所在地点,蜜獾大快朵颐之后向蜜鸟就能饱饱口福了。不过蜜獾的理解力显然上不去、路途中还会经常遇到各种危险和阻碍而被打断,成功率可能很低,以至于长久以来都是在当地土著人中流传,拍到的视频也非常少,有限的生物学家并没有目睹过全程所以很少承认这种关系存在。
向蜜鸟与蜜獾 https://www.zhihu.com/video/1138892880641888256
不过的确多次观察到过向蜜鸟去骚扰蜜獾、还去骚扰狒狒这类会吃蜂蜜并有能力打破蜂巢的哺乳动物,也观察到过向蜜鸟经常去捡蜜獾的漏。
有可能是向蜜鸟在千百万年捡剩的过程中,开始了尝试引导喜食蜂蜜的动物这种主动性的行为,但给力的动物着实不多,直到它们遇到了“人”,发现还是这种“动物”最好用啊!很容易就上道了。。。如果向蜜鸟有自我意识,很可能会认为它们“驯化”了人类为其服务呢~~
但也可能是人类发现它们会引导蜜獾之后主动凑上前去,形成了密切互动的合作行为。不过,当越来越多的非洲人到商店中去买糖吃,而很少有人会再冒着风险去捅蜂巢之后,向蜜鸟的引导行为正在逐渐消失。好生失望啊~~驯好的工具翅膀硬了。。。
动物行为通常比我们刻板印象中要更加灵活,会放弃惯用的策略而学习和尝试一些全新的生存方法,但这的确需要在漫长的时间过程中才能形成。而共生也越来越被认为是进化背后的重要推动力,许多物种都具有相互依存的共同进化的漫长历史。
例如帮助食草动物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固氮的根瘤菌、人类肠道中的益生菌等,地球上许许多多的动植物、微生物之间都已经是无法分离生存的。共生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微生物间吞噬融合形成了细胞器的内共生学说,可能是自然界如此繁盛的关键因素。
由此,也有学者认为,整个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共生体,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不同衡量尺度上的概念是混杂交织在一起的,众多生物彼此之间既残酷竞争又相辅相成、相依为命。
整个地球属于一种基于死尸循环的腐生吞噬文明,人类勉强具备了跳脱出圈的一些基本条件,但能否走得出去、走到哪一步难以预料。简单来说,总不能在宇宙飞船上养猪吧。。。星辰大海也得有饱饭吃才能飞得远啊~~

在客户鱼嘴里提供服务的小清洁虾、清洁鱼,是怎么知道自己不会被吃掉的呢?你见过猴子骑野猪吗?用身体诱捕蟒蛇呢?人类何以成为顶级掠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