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首辅真的只是宰相换了一个称呼么?

明朝首辅真的只是宰相换了一个称呼么?

司马懿,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

首先的一个问题是宰相如何定义。从汉朝的皇帝迎送,到唐朝的坐而论道,到宋朝站立奏事,到明朝票拟等批,到清朝的跪受笔录,这些都是大家口中的「宰相」,但是这地位的变迁也可见一斑。说文解字里面有:

宰,罪人在屋下执事者,从宀、从辛。辛,罪也。

在尧舜时代甚至之前,可能「宰」确实是俘虏、奴隶来服侍胜利者管事打杂的。但是久而久之,『执事』本身就拥有了权力,所以「宰」的地位就水涨船高了。同样的还有「臣」,本来是臣服,顺从的意思,后来也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从原始部落中的小家,发展到封建诸侯化家为国之后,管事打杂的宰,就成了国家的宰相。但是君权和相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划分不清晰的,从秦到清,可以说是「相权」一步步被限制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君臣之间责任体系划分更明确的过程

几个小故事

先拿萧何的一段遭遇说起。

萧何担任相国的时候,有一次向刘邦奏请开放上林苑让老百姓耕地。刘邦大怒,觉得这是萧何在收拢人心,倒显得是皇帝不体恤民意,一怒之下把萧何下狱了。后来萧何出狱之后,开始强抢民宅自污,刘邦反而满意了。

这段故事往往用来感慨君臣之间相处的微妙了,但是其实有一个问题,就是萧何当时是西汉的相国,总览百政。相府,就是全国的行政中心,相府内有分管兵、农、工的诸曹,对百官也有选举、任官、黜陟、刑赏的权力。可以说萧何的建议,是完全在其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但是这依然会导致刘邦的猜忌。

后来汉文帝时期,又有了『陈平问谷』的故事。汉文帝问任何具体的钱粮、刑名故事,陈平都推给了相应的官员,汉文帝说,那都有官员,你管干什么的?陈平说:

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抚万民、明庶物;外镇四夷诸侯,内使卿大夫各尽职务。

与其说这是个定义,不如说这是陈平的脑筋急转弯,把一个实实在在的政府总理的职位,说了一个务虚的「辅佐」职位。还是没有说清楚,丞相和君主之间是什么关系。

到汉宣帝时期,又有了「丙吉问牛」的故事。说丙吉外出,看到一群人斗殴,根本不问;而看到牛喘,则派人问询。

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

有人好奇这是为什么,为什么重牛轻人。他说:

……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和阴阳,职所当忧,是以问之。

斗殴让京兆尹抓起来就行了。但是现在这个时节,牛不该喘,如果喘就意味着阴阳失调,气节失和。这才是三公应该关心的大事。

这些小故事看起来都很爽,并且都能讲出深刻的道理——很多政府的地方网站都有用这些小故事举例子的文案。但是其实这反映出了相权的一个尴尬。


相权的尴尬

把陈平说的话稍微改改,说这是皇帝的职责是一样的:

代天理阴阳、顺四时;下牧万民、明庶物;外镇四夷诸侯,内使卿大夫各尽职务。

因为按照理想的制度设计,宰相就是总统所有的庶务,而皇帝掌握法统,代天牧民。传统的儒家世界观里面,皇帝应该垂拱而治,就选择『用好的宰相』,然后让宰相治理天下,治理不好,就把宰相换下去。

但是现实很骨感,首先,儒家假设的君臣体系,是政治正确下的君臣体系,也就是不存在「造反」这个问题;然而现实世界的权力,就是管事的权力,如果皇帝长期不管具体的事情,那他是无法在这个位子上一直坐下去的。战国时期戴氏取宋就是如此:

子罕谓宋君曰:‘夫庆赏赐予者,民之所喜也,君自行之;杀戮刑罚者,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于是宋君释刑而子罕用之,故宋君见劫。

司城子罕对宋国的国君说,人们都喜欢奖赏,您来做;人们都不喜欢刑法杀戮,我来替您做。于是子罕就掌握了对人处罚的权力,后来子罕就把宋国的国君杀了取而代之。韩非子用这个例子说明了『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的重要性。

其次,儒家自己都开了一个后门『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否定了唯一能够追溯的血统。如果血统不是唯一的,那么道德这个事情,谁说的清楚呢?最后就是不管通过什么方式上位的,给他追认一个道德标兵。再次,封建时代的皇帝首先是军事首脑,也就是其神圣性还是以军权为威慑的——一个不管事的皇帝,如何能牢牢掌握军权?

皇帝要管事,宰相辅佐皇帝管事。这个模糊的空间实在太大了。所以与其说萧何和刘邦之间是君权和相权的冲突,不如说本来两者之间就没有很好的界定,而皇帝同时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皇帝觉得宰相越界了,宰相就越界了。

明朝之前对相权的打压和分割

排除这些宏观的描述不谈,事实上宰相和皇帝之间是这样的关系:

西汉时期,汉武帝搞内朝,架空了外朝的丞相。本质上就是自己搞了一套班子,来直接对接下面的信息,夺宰相之权。

东汉有段时间,丞相被称为司徒,和司马,司空并列三公,这是把掌管政务的司徒、掌管军事的太尉,掌管水土营造的司空并列,贬抑最为重要的政务首脑:丞相。同时从汉武帝时期发展壮大的尚书台,在东汉彻底的成熟,正规化。尚书台权力极大,各地奏章会直送尚书台,由皇帝亲裁,这相当于皇帝抢了宰相处理政务的权力。

到了魏晋,中书省的中书令、门下省的侍中,也都承担过宰相的职责。到了唐代搞三省六部制的时候,事实上已经成为了群相制——把之前这些宰相来了一个加总——三省长官:尚书令(左右仆射)、中书令和侍中,加上皇帝特批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参知政事」等共同处理政务。

这种把权力分散,不局限于左右丞相的集权机制,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是很好的,后来发现还是会有问题。北宋和南宋,虽然是群相,然后皇帝也都会异论相搅,给首相创造政治对手,但是总有那么一个时刻,某一个人会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其他人唯命是从。这一点在南宋尤其严重,秦桧、史弥远、贾似道,都是权倾一时。

后来到元朝的时候,又复古了一把,恢复了中书负责制,中书令皇太子兼任,中书左右丞相,成为了事实上的宰相。但是元朝整体来说是一个很「散」的机制,中央虽然有中书省,但是各地也有「行中书省」分权。

等到了明承元制,朱元璋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帝国之后,发现问题来了。

明朝的处理

对于一个统一的大帝国而言,元朝的制度等于倒退回了西汉,朱元璋设了中书左右丞相之后,发现不对劲了:

明太祖初壹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其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参政,而吏、户、礼、兵、刑、工六尚书为曹官。

中书省几乎就是汉朝的丞相府。这如何忍得了?大明要的是复汉唐衣冠,可不能复汉唐制度啊。

趁着丞相胡惟庸谋反案,朱元璋废掉了中书省,自己亲自统领六部尚书,君相合一,皇帝亲揽庶务。

但是皇帝亲揽庶务最大的问题,在于庶务繁杂,而皇帝是世袭,能力是不能和久经考验,和各种人精拼杀出来的丞相相比的。于是就有了大学士们,可以「备顾问」。

但是大学士和历朝历代不同的地方在于,大学士是没有权力直接对接下面信息的

以前不管是内朝还是外朝,还是政事堂,归根结底是有一个朝,也就是总有人要替皇帝来打理这些下面来的奏疏,然后和皇帝一起商量如何处置。但是大学士的信息是直接来自于皇帝。

各地的奏疏直送通政司,然后皇帝决定哪些交给大学士,哪些不给。

大学士这个职位本身没有宰相的监督权,下属也没有部门。只有票拟,也就是把皇帝交给的任务,按照皇帝的心意,拟一个具体办法请皇帝圣裁的权力。

这个权力大不大?当然也大。对朱元璋、朱棣来说,他们处理政务的能力比较强,对大学士的依赖不深,但是后来的皇帝们是做不到日理万机的,很多事情只能有个模糊的想法,具体怎么办,需要大学士们推荐。

但是终明一世,大学士只有在非常时期,比如张居正时代,能够获得宰相的权力,绝大部分情况下,还是皇权的附庸。

而到了清朝,康熙的南书房、雍正的军机处更是连个正规的机构都不是,只是一群皇帝比较亲近的臣僚得以接触机要,跪受皇帝谕旨罢了。清朝比明朝更加的集权,一来是皇帝都是内部竞争出来的,能力比长子受命更有保证;二来在关键时刻,有孝庄和慈禧这两个政治能力还不赖的老太太管事,能够把这套体系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