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蚂蚁确实有一个专门处理同类尸体的机制,而且这个机制在学术上是有专有名词的。
这是“Necrophoresis”,似乎没有明确的中文翻译,大意就是“尸体处理”。

真社会性昆虫普遍拥有的能力,把死掉的同类搬出巢,堆在特定的垃圾堆方地点,或者随机乱丢(……)
不过这个问题其实也没啥好细讲的
它的原理很简单,工蚁闻到地上的同类四了,具体来讲就是没有存活时的信息素了、而且开始散发腐臭的油酸味了,它就会开始搬运,这是一个不需要思考和判断的过程。
信息素决定了它们优先处理同巢的尸体,但其它巢的尸体,如果死的不久,是可以吃的。
至少对于部分物种,如果科学家给存活的工蚁涂抹油酸,这只工蚁就会被同类搬出去,即使它挣扎也无用…这只可怜的工蚁得把自己身上的脏东西清掉,才能返回蚁巢。
顺带一提,如果蚁巢当前没有能力(人力不足,或不宜外出)把死掉的个体移走,它们会就地掩埋掉。如筑巢初期的白蚁就会这样做。
演化出这种机制的原因也非常简单,保持环境卫生,防传染病呗。
无论蚂蚁还是白蚁的巢,通常都是高度封闭、通风较差、蚁口密度很大的环境,这种环境正适合传染病爆发;
一旦爆发,很容易全巢一锅端,因此,真社会性昆虫都有一套优先级很高,也很容易执行的防疫系统。及时清走容易滋生病原体的尸体和食物残渣是其中之一。
其它措施还包括,染病而身体不适的工蚁会自己离开巢;分泌抗菌物质处理虫卵、幼虫和巢内壁;让同类摘除体表寄生虫(如蜂瓦螨)等
需要注意的是,真社会性昆虫防疫的关键不在于不吃,给幼虫吃普通的蚂蚁尸体是没问题的;这可能是因为昆虫的消化道比较高端,能靠围食膜隔绝微生物,昆虫因为吃东西感染微生物生病的情况,还真不多见。
死在巢里的同巢同类通常不是自然死亡,携带病原体的风险较大,要及时清理掉。
这问题其实挺无聊的。
主动远离同类的死尸、把死掉的同类搬走,是社会性动物的常态,当然了智人也会这样做。
只要有能力搬运或掩埋尸体的动物,都会这样做。
真社会性昆虫在饿急的时候可能会吃同类成虫,但这种情况不算很常见。
……如果必须要选,它们会优先吃活的。尤其是蚁巢中那些大个头的特化工蚁,也承担储备粮的职责。像是爬进蚁巢里交配后四掉的雄蚁,也会成为加餐。
顺带一提,蚂蚁和其它细腰亚目蜂的成虫不适合吃固体食物,只能吮吸猎物的体液。抓来或捡来的虫子基本都是喂幼虫的

如果条件不允许幼虫发育,它们也会暂时吃掉卵或幼虫。
无非是为了生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