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学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

学习文学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

Wanda-顺顺,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在读

我从本科开始就读文学,一直到现在,除了中间三年在美国和以色列学习犹太历史以外,我都在搞文学研究,只不过从中文系念着念着就念到了外文系。在这漫长的学习生涯当中,我从无知小本时期对文学作品的无脑崇拜到现今连自己写的小说都恨不得拿来科学分析一番,我愈发清楚地看到人类灵感的规律以及在此规律支配下、虚构作品对真实历史和人类情感的反映。文学阅读不是感悟,文学研究是依靠理性与逻辑的科学——所以我反对“学了文学等于活了好几辈子”的这种十分不专业的说法,因为它把文学研究等同于一般的、体验式的文学阅读,依靠感觉与心灵,不借助理性与逻辑,这种说法只能让文学研究以外的人认为文学研究的门槛很低、文学甚至不需要学习只要识字即可。具体原因与体验一起写在下面(长文警告:本来只想写 1000 字,但写着写着就写了 4000 多字,耶):

我在北师大宇宙第一文院读本科时,曾有很长一段时间认为阅读文学作品就是靠体悟与感受完成的,这些体悟与感受有时可遇不可求,有时可感不可言——当时我坚定地认为,文学作品的产生是偶然的,好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灵光一闪、脑门一拍就写出来了,可遇而不可求。而至于读者从文学作品中读出了什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不现我也不能让它现,能不能从文本中读出能让我攒出一篇对付诸如康震等一干文学院老师的论文的感受大概取决于前一天晚上我睡觉梦到了什么。也就是说,当时我也认为,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也是偶发的、体悟性的、不稳定且不可控的,感受到了就感受到了,感受不到就死乞白赖、硬着头皮在图书馆对着一张白纸瞎写——对,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笔记本电脑,只能先靠爪写论文然后回宿舍台式机上敲。

这大概也代表了大部分人对阅读文学作品的认知——只要识字,读个小说看个诗歌都能看懂,看懂了也能谈谈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然后你让我说点其他的?那得看这部小说或这首诗歌和我心灵的契合程度有多高,很高的话我就能多说几句,不高的话我就很无感。其他人还好,可可怜的中文系学生在大多数无感的情况下还要编出两三千字的论文,真是要了我娇嫩的老命。

这种情况大概持续了两年之后——当然,我的论文成绩也一直不高,康震期末给了我 78 分,我一直记到现在——大二下期末考文字学之前,我在北师大教二二楼的一个教室里,对着一本我当时男朋友给我打印的复习资料发呆。因为我对文字学实在没啥兴趣,一学期上课不是聊天就是打扰同学,到了期末只记得老师无意中把电脑里不该给学生看的东西投到了大屏幕上。男朋友给我补课,补一次我俩吵一次,后来他没辙了把资料打印给我,下午就要考试了我上午才看了三分之一不到,然后就开始发呆想事情。当时已经上过文学理论、一部分中国文学史(古代、现代、当代)以及东方文学史,还有一些作品选读,我一直只是机械性地上课,并关注学术八卦,从来也没有好好想过为什么我们要上这三方面的课。

那天这个问题就鬼使神差地进入到我的脑子里,久久不曾消退。文学史是做什么的?告诉在你之前人类都写过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是做什么的?关于文学的一般规律的。那作品选读呢?虽然文学有一般规律,但每部文学作品也都有其个性,而这种个性则需要具体作品具体分析。大概是这样,我暗暗想。但如果文学有一般规律,那么分析文学作品是不是也就有方法可循?这个方法又是什么呢?

我就趴在桌子上一堆文字学打印资料上,一边想一边吃 MM 豆,吃完在打印资料上画了很多个小人儿。那天的文字学考好考坏已经不重要了——后来证明,我考得还挺好的,都过了 75 了,看来我那男朋友把重要的都总结在前三分之一了——我开始想这个问题以后,就觉得人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里面有一个金光闪闪的世界。

从那天起,我有意识地开始系统阅读,不再囿于某一单个作品好不好看、精不精彩、吸不吸引人,而是按照文学史的顺序从粗到细地逐层阅读文学作品,同时也以此方法阅读文学理论。我的方法大概是第一遍读时,先选出 20-30 本最重要的文学(论)作品,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比如从古希腊读到 20 世纪)读一遍。然后第二遍再选这么多书读一遍。然后第三遍第四遍,如果对某个时期或者某个作家特别感兴趣,我就会多读一些这个时期或者这个作家的。

读着读着,其实第三遍还没有读完时,我已经隐隐发现了一些规律,同时也可以看出来具体文学作品中使用的各种方法——当我看一部文学作品时,我能看出来这部作品在作家的整个创作中的特殊之处、或者这部作品与前人作品的互文、或者作家运用的一个两个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等等等等。而之前我认为铁板一块、浑然天成的文学作品到了这个阶段已经变成可拆分成不同的部件、不同部件之间的关系可以被分析的乐高积木组合了。文学学到此阶段,我已经不再认为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是需要靠做梦或者靠该作品与我心灵有多契合这些不可控因素来完成的了,如果掌握了一定量的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知识,这个过程完全可以依靠谁学谁会的稳定的、科学的方法来完成的。

虽然当时我在学习这套方法上初有所悟,但随着我读了研究生、论文写得越来越多,我也会不停地问自己——我把文学作品这个乐高玩具拆了之后,然后呢?然后我用这些散积木做什么?我只会拆,但拆完之后我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拿它来做什么。那时候写论文,写到最后结论时,基本都归结于——作家这样写,是因为他 or 她对某一现象有非常矛盾的心理。“矛盾”这个词一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姐姐我两边都有理。你奈我何?

虽然这个方法很好用,我在师大读研时,成绩非常高,最后申请出国时算的加权平均分有 93.5,有一位要求很严格的老师期末论文直接给我打了 96 分,让当时的小透明瑟瑟发抖,打了鸡血般誓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虽然我研究生还在文学院,也就是中文系,但我念着念着就对意第绪语和犹太文学感兴趣了,国内没有老师能教,我只能出国。申了一堆学校,最后一个全美排名十四五的学校硕士项目录了我。虽然那个学校不开意第绪语课,但胜在学费全免且做助教有奖学金;开意第绪语课的学校虽然学费给我免了,但其他费用还是得教。在当时的我看来,钱比意第绪语课重要,我总觉着只要到了美国,学意第绪语分分钟就能搞定的事儿——后来事实证明,这还真就是件水到渠成的事儿。我就颠颠儿去他们近东系念了。

虽然我去的那个系叫近东系,但犹太研究方向的老师只有一个搞文学的,剩下的全都在搞历史。我那时候的导师也觉得我对犹太史基本不了解以后会影响我做文学,所以建议我多选几门历史课,同时把希伯来语好好学一学。我在国内只学过古希伯来语,现代希伯来语在该校资助我去以色列之前连 Shalom 打招呼都不会,手写体是从莫斯科飞特拉维夫的飞机上、旁边一个以色列小哥写在餐巾纸上教我的。但我们要求现代希伯来语要学完第三年才能毕业,可我们的学制只有两年。无奈,为了凑毕业,我硬着头皮接着学古希伯来语,选了三门古希伯来语文本选读课。每门课都不超过三个人,最尴尬时刻莫过于老师一进教室只有我一个人,其他人等到下课都没来。不过,在国内雷老师的底子给我打得比较好,在美国读古希伯来语选读也不是那么难,有一次考《雅歌》解词和翻译,我考了 99,差一分满分。我那哈佛毕业的老师都说,以前没有学生考过 99,真骄傲死我了。

说回到历史课。以前我没上过历史课,对历史研究的认识其实比高考时也多不了多少,但那两年的历史课却给了我耳目一新的认识,同时,令我惊奇的是,上了两年历史课竟解决了困扰了我很久的文学上的问题。上过两年历史课,我对历史研究的理解大概是利用一手历史文献去合理建构历史或合理解释历史现象。历史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永远都不知道,甚至正在经历重大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可能也不知道,现在我们读到的历史是根据史料的逻辑推理,理论上可以趋近于事实,但未必是事实。而且有些时候,对历史的解释也根据写历史的人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改变,是谓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系同仁,说错了不要笑我,笑也只能憋着笑)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开始用这一认识去反观文学——当时我也上了两门现代希伯来语文学课。如果可以通过史料去合理建构历史或者解释历史现象,那在历史长河中写就的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记录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又可以通过文学看到历史中的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同一时期的一些文学作品做了一些细读,发现其展现的、大体上可以理解是此一时期人的一种与历史和经历相关的综合性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或心理状态不仅与历史相关,也与文学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相联系。

文学的写作看似是一蹴而就的事儿——比如莫言就曾说他属于速度型作家,一旦灵感来了,几十万字的小说也可以在几十天内完成——当然,也有写得慢的,村上春树一天就写四千个字,绝不多写。但无论或快或慢的写法,写作者都是人,都是在历史中、心理状态受到历史影响的人,所以文学根本上也是对历史的呼应。但文学作品之所以是文学作品是因为其种种艺术手法的运用试图在最大限度上展现这一受历史影响心理状态的至少某一侧面,很多文学作品表面上看起来不是真的,妖魔鬼怪的出现一看就是虚构的,但由于隐藏在其表面背后的心理状态或者情感状态是真实的,作家无法伪造这一点,文学作品从这个角度上说也是真实的。所以,我在毕业论文第一章里写——因为尚未发表,所以具体语境不表——文学也许能到达历史所不能到达的不毛之地。

在想明白这些之后,我就不再停留在拆分乐高上,而是从以上角度去考虑这些被我拆散的积木背后到底是怎样的、与历史呼应的心理状态。虽然我在这条路上还在继续探索,但至少目前来看,我的方向并没有错。如果错了,请追更,我会来更新的。同时,我也发现,如果通了这一点之后,无论是看电影还是听音乐亦或是欣赏艺术品,只要你一旦懂了形成这种艺术的元素,解析这种艺术用的方法都大同小异——当然,学习元素的过程也是漫长而艰苦的,人类至少积累一百年的知识不是说学就能学会的。

这大概就是我学习文学的体验——文学专业学生或学者与非专业的文学爱好者之间的区别就是我们把文学研究看成是科学,文学是客观的,有普遍的规律,同时也有稳定可学习可重复使用的方法对它进行研究。我十分不赞成说学了文学就等于过了好几辈子这种说法,这种说法还是把文学研究等同于一般的、体验式的文学阅读,依靠感觉与心灵,不借助理性与逻辑,这种说法只能让文学研究以外的人认为文学研究的门槛很低、文学甚至不需要学习只要识字即可。

当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文学不仅需要学习,而且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学习文学需要大量阅读和写作在文学研究圈里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文学研究有可控的、理性的方法,但文学作品的个性、不同作家的差异、对各种艺术手法无比灵活的运用以及人类从远古时期起就积攒下来的、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需要逐一阅读。在这方面,我也只是个仰望巨人的人。

——————第一次更新————————

感谢大家阅读,其实这次更新我就是想试试“追更”这个功能是否好用,以及也要和点了追更的诸君打个招呼。这篇文章只不过是我某个晚上的忽然兴起之作,但也总结了我这许多年对学习文学和文学研究的某些心得——当然也看了一些其他人的回答,觉得写得不够专业、混淆了作为一般文学爱好者和专业的文学学习者或者研究者之间的区别,从而会误导非文学学习者对专业人士的看法。所以我谈的都是“道”上的内容,没有谈具体的国别文学、或者比较文学、或者语言学习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外语对文学研究不重要。因为一时兴起,所以一些地方说得不够详细,望大家理解。另外,如果希望我开个文学课或者 LIVE 的,请把你们的想法留在下面。

至于我本人…大概不是什么你希望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人,绝不是什么诗意妹子或者文艺青年,有时候文艺起来不要命,但总体来说是个反文艺、反形式、反仪式感、反消费主义和不喝奶茶的冷漠青年。我从不觉得读书要在一个点着小蜡烛、布置得闪闪发光的桌子前才能读——考资格考试的时候我直接把书读到了浴缸里。读书对我来说不是形式不是目的,大概是一种习惯。我也不认为这种习惯比有人睡前喝杯酸奶或者起床玩会儿手机更高尚,只不过是一种死之前总得做点什么的路径依赖。所以,我不提倡感悟不提倡灵感也不提倡兴趣,学习文学和学习其他一切都一样,或安身立命,或消磨时间,并无高深,亦非澄明透彻。所以我并没有因为学了文学而有超过别人的快乐,当然也没有不快乐,总体感觉有点类似我想吃米线,你给我一碗汤面,并许诺明天一定能让我吃上米线,虽然明天我大概想吃汤面。这世上就没什么百分之百完全满意的事儿,能吃到百分之八十类似米线的汤面我已知足。

当然,如果你不幸或有幸遇到了我,我大概会在你想吃云吞时给你煮一碗水饺,并告诉你,吃完赶紧滚去写论文,对,就按我教你那一套写。混着混着,人生这短短几十年也就过去了。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