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是否几乎全部靠的是直觉?

音乐审美是否几乎全部靠的是直觉?

刘斯坦,爱因斯坦的斯坦。。。

为了防止被误解成“艺术反智”,补充一下哈,不是说不要学习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了。所谓专业的艺术分析,是指投入大量的时间,比如一周一个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抽丝剥茧极其细致的研究某部作品。最终你看作品的时候已经无法体会艺术的美好,只会条件反射的联系到你的研究内容。所以非职业爱好者时间有限,不太可能看一作品看到吐的程度,根本不需要担心“过度学习”。


我觉得是这样的,如果仅仅是欣赏艺术,那么需要的是感受和体验,姑且管这个叫审美体验。

但涉及到格调高低,雅俗之类的 judgement 了,那就需要更专业的分析,不如管这个叫审美判断。

我们欣赏艺术,目的还是审美体验,当然在体验和感受过艺术品之后你可能会产生审美判断。但在我看来,这不是审美活动的目的,只算是个附加活动。

艺术审美应该避免分析阐释,更多的去感受和体验

苏珊桑塔格可能是你的好朋友,她就认为,艺术不应该过多的阐释,阐释,等于把艺术欣赏变成了做题,追求正确答案:

阐释指的是从作品整体中抽取一系列的因素(X,Y,Z,等等)。阐释的工作实际成了转换的工作。阐释者说,瞧,你没看见 X 其实是——或其实意味着——A?Y 其实是 B?Z 其实是 C?
《反对阐释》— 苏珊桑塔格

也就是说,用阐释的思路欣赏艺术,是基于一个前提假设:艺术欣赏存在一个正确答案,而欣赏的目的是去找出这个答案。这个过程,是对艺术的神秘性的消解:

阐释是智力对艺术的报复。不惟如此。阐释还是智力对世界的报复。去阐释,就是去使世界贫瘠,使世界枯竭——为的是另建一个“意义”的影子世界。世界,我们的世界,已足够贫瘠了,足够枯竭了。要去除对世界的一切复制,直到我们能够更直接地再度体验我们所拥有的东西。
通过把艺术作品消减为作品的内容,然后对内容予以阐释,人们就驯服了艺术作品。阐释使艺术变得可被控制,变得顺从。
《反对阐释》— 苏珊桑塔格

那么,如果要保持艺术的神秘性,多样性,他的丰富,就应该尽量去体验,感受:

现在重要的是恢复我们的感觉。我们必须学会去更多地看,更多地听,更多地感觉。

我们的任务不是在艺术作品中去发现最大量的内容,也不是从已经清楚明了的作品中榨取更多的内容。我们的任务是削弱内容,从而使我们能够看到作品本身....批评的功能应该是显示它如何是这样,甚至是它本来就是这样,而不是显示它意味着什么
《反对阐释》— 苏珊桑塔格

所以,我不觉得基于直觉的欣赏有什么问题,这样的态度保持了艺术的神秘性,这才有意思。

研究艺术和欣赏艺术不是一回事

但欣赏艺术并不是研究艺术。研究艺术,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活动。

你说的昆汀味,怎么怎么“不对味”,这仍然属于艺术欣赏中风格识别的范畴。就类似于看画,你一眼能看出这是梵高的风格,一眼能看出来这是倪瓒的风格,对于艺术欣赏,这属于入门之必须。至于你能看出来这感觉不太梵高,不太倪瓒,甚至能看出来这作品可能是伪作,说明你是一个比较资深的爱好者。

但专业可能就称不上了。 @米哈伊尔 是专业的,按他的那个程度去研究,你得按秒,甚至逐帧去分析一部电影,这绝对不是虚言。而且你不要觉得这是什么好事,我挺为专业人士感到遗憾的。因为他一旦开始用这种视角去检视一个作品,这作品的审美价值就算是毁了。当你专业到一定程度,你甚至无法好好欣赏一部作品,看到的都是他用什么艺术手法怎么操作的…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比如绘画,按康定斯基的分析方法,要到这个程度:

康定斯基《点线面》

我们看他的作品,在不了解他的技法之前,是可以好好欣赏的:

康定斯基 《啥啥和啥啥的构成》

同样的,我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康定斯基的作品,这是艺术爱好者最基本的。但我不懂,也不想去懂他的那套艺术语汇。假设我能把他的这本书倒背如流,我看到这幅画,就只能看到技法了,那还有什么意思?我何必呢?所以我从来不看他的《点线面》,也不推荐任何人看。你看了,那你的世界就失去了康定斯基。

我们应该去感受,体验他作品中的冲突,张力,和谐,均衡。

中国画也是一样的,比如我们可以欣赏这幅倪瓒的作品,如何疏朗平淡,如何格调高雅,你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

倪瓒 《虞山林壑图》 王季迁旧藏

但对于专业人士,他看到的是这些:

王季迁:倪瓒画石头开始用“折带皴”。笔拿得很斜,用笔肚子部分拖过纸面。虽然笔是侧的,但其性质是圆浑的,画出的线条是立体的(效果与用正锋画出的圆线条具有同样平衡的特质),这种笔墨保持一种活的特质—线条中存在圆浑和深度(指在画一个先向右再向下,角在右边向下的倒 L 形时,笔不能失去内在的平衡,笔锋的动能、重心要在活动的中心内)。不能有尖角的感觉,线条也要表现出纸的质感,所有能调和在一起就是圆浑。
《画语录 — 听王季迁谈中国书画的笔墨》

王季迁,是中国画鉴定大家。你面对一幅假的倪瓒,你只能说“倪瓒味道不对”,但王季迁能拿着放大镜分析某一笔的运笔细节,和真迹对比,证明给你看。

欣赏艺术需要这样吗?不需要。所以我觉得你这样依靠直觉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