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喜欢音乐?能否从进化论上解释?

人类为什么喜欢音乐?能否从进化论上解释?

赵泠,遗迹是曾经讴歌繁荣的生命留下的缺页的梦。

我们喜欢音乐很可能是偶然

实验证明,音乐可以引起人脑中关联到情感的区域的多巴胺释放,在音乐达到高潮时释放量较大。大量证据显示,人类情感的演化看起来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外界,例如针对危险产生恐惧感、针对物种内和物种间的社交产生欢乐感。

还有一些实验证明,音乐节奏加快时,我们的心跳和呼吸模式将出现加快来匹配音乐的节拍。这当然可能被我们的大脑解释为兴奋,并对应它来产生兴奋的感觉。这机制本来是拿来在生活中应对各种环境下需要的心率和呼吸量的。

那么,音乐可以激活情感相关的脑区,很可能是因为人脑喜欢识别并预测模式,音乐带有可识别、可预测的模式(音调、节拍、旋律、和声等)。音乐不是关系到生存的能力,但是识别并预测模式是关系到生存的基本技能:人脑会从零散的视觉·听觉·嗅觉信息中自动筛选模式特征,来寻找潜在的危险生物与食物、自动判定“此处是否适合短暂休息 / 长期栖息”等,例如“这片沙沙作响的树叶后面有没有老虎”“我闻到的这些烟味是不是意味着野火在逼近”。这机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或许产生了意料之外的作用:艺术与审美。系统不再满足于塑造机体,它开始塑造这个塑造的过程——不限于音乐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通常“喜欢熟悉的音乐风格胜过陌生的音乐风格”、会反复听几首喜爱的曲子,并将那些曲子与听曲子时的环境(安静的家里,悠闲的时光)联系起来。当我们正确预测了音乐接下来的模式时,我们的奖励系统[1]会被触发;如果我们预测了会听到一定水平的音乐然后听到更高水平的,还会触发“意外之喜”对应的追加反应。在远古时,人们也可能在安全的山洞里围在一起演奏原始乐器,并将这体验跟那时的安全、温暖、饱饱的肚子等联系起来。当我们无法预测音乐模式时,我们会感到无聊甚至烦躁。我们通过文化来学习什么样的声音构成音乐、什么样的声音构成语言,其余的声音组合则是随机噪声。

历史上的音乐家在人们知道上述理论之前就有了这样的认识:听众们所称的“最好的音乐”通常既不是严格遵循惯例,又不会“太复杂、太不寻常、无法遵循惯例来解读”,而是使听众在可预测的框架之内感到新颖

你可以认为这源于“演化没有预见性”,任何特征都可能产生意料之外的作用。


题目显示出一种古老的误解:以为经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性状对生物要“有用”,要能够“影响生存率”什么的。

实际上,任何偶然突变出来的性状只要不对“繁殖后代”产生明显的不利[2],就有可能被视为中性性状、随着传代自然地在种群中扩散开来。“喜欢音乐”这件特征本身不必产生任何好处,不产生明显坏处就够了。由于依托于上面谈到的其它重要特征,“喜欢音乐”更有充足的底气。

而且,即便一个性状“在罕见的状况下产生致命坏处”,只要那状况够罕见,这性状就还是可能广泛存在。例如人类在品尝二价铅离子溶液时会感到甜,这东西对人体来说可是毫不含糊地有毒的,人类为什么喜欢二价铅离子?

  • 因为我们的祖先在过去亿万年的演化史上都没怎么接触到二价铅离子,没有产生针对它的正经反馈,在其导致蛋白质功能障碍时胡乱触发了甜的味觉。
  • 结果,含铅葡萄酒等有害饮料可能参与了古罗马的衰落和灭亡。

此外,“现在的人类都会认为一定旋律的声音很‘美妙’”的说法忽略了地球上现在存在着大量听障人士和各式各样的精神病病友。一个现代人类完全可能并不觉得任何旋律的声音“美妙”,乃至听不见什么声音。一些人患有“音调耳聋”,能听到声音但无法识别音调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