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和睡眠哪个重要?

努力和睡眠哪个重要?

OwlLite,{}

“努力“ 和 ”睡眠“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具有耦合性,这中耦合性表现在 1)对于个人来说,越努力越可能牺牲睡眠,也就是二者表现为负相关性;2)对于不同家庭 / 环境下的个人来说,家庭 / 环境 越好,在同等努力情况下越可能保障睡眠,而睡眠越好的情况下,努力就越有效果,这三个因素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性[1].当然,问题的目的实际上是想考察“努力”的效果,也就是性价比,这就不得不牵涉到问题的外围因素:家庭 / 环境,也就主要是“教育机会不均等”因素[2].

我们都知道个人的努力很重要,这也是我们长期以来在教育体系和媒体宣传中被灌输的思想,但这种重要性如何量化,是这类教育和宣传没有传递的信息,也是被有意地或者无意地忽视掉的。

中国基础教育阶段不平等因素对成绩的影响

从中国的研究数据来看,在基础教育阶段,个人努力对成绩的相对贡献度为 2.06%~6.53%, 智商对成绩的相对贡献度为 46.84%~48.8%,而剩下的约 48%由环境因素贡献,这些环境因素包括: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居住地类型(城市还是农村,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学区)、学校教育质量等等[3]. 也就是说,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个人努力相对于以家庭为代表的外部环境因素 以及 个人智商 来说不值一提,在智商不可改变的情况下,个人努力也远不是主要因素[4].

这本质上说明,至少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是非常明显的,在纵向对比中,这一不平等程度也处于严重水平[5]

中国基础教育不平等水平很高

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和就业阶段,这种不平等水平如果说没有恶化,至少是没有明显改观[6][7][8]. 这些数据说明,在中国,努力的效果和上限都是比较低的,而且努力受身体疲劳水平约束,边际效应递减[9]. 所以,在中国以牺牲睡眠和健康来追求本身基础值很低,而且促进效果很差的“努力”因素,很可能导致得不偿失的效果。如果不能改变外部因素,不如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