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焦虑过?
小学时,焦虑考差了回去要挨鸡毛掸子,焦虑答题答错了被老师拎出来当典型,焦虑我这次考第一下次不是了怎么办……
中学时,焦虑将来找个啥样的媳妇儿,焦虑将来考个啥样的大学……
大学时,焦虑将来能不能找到工作,焦虑家里没人没后台工作不好安排,焦虑毕业了各奔东西女朋友怎么办……
工作了,焦虑升迁,焦虑房子,焦虑爱情,焦虑彩礼,焦虑每天家 - 公司两点一线哪有什么机会谈对象……
黛玉和你还不一样。
她父母双亡,长辈再疼爱也不知心——那种疼爱也不是父母那种毫无负担、错了就当场指正、甚至像宝玉那样撂倒了就往死里打的关爱:是的,这种“封建家长式的关爱”粗暴,然而亲切。
不是的。
姥姥 / 舅舅的疼,是那种疏远的爱。
你出错了,她也不好说你。错太厉害了,她才绕着弯子提一提。
比如,我在这个答案里提到的:红楼梦里贾府庆元宵,黛玉让宝玉喝她的酒,凤姐提醒宝玉别喝冷酒,后面说了一大堆,是什么意思? - 知乎 (zhihu.com)
两个玉儿错了,贾母疼的不得了,却也不得不采取措施了。
怎么办呢?旁敲侧击的说一说,敲打对象还是“李薛二人”。
评论区有一位品出了味儿:黛玉真可怜。
为什么说黛玉可怜?
她的人生中,存在巨大的空白,致命的缺位。
姥姥的爱是尊重而疏远的。
这种疏远不是感情上的疏远,而是“主权”上的疏远:那是外孙女,不是亲孙女;更不是亲女儿。
亲女儿张嘴就骂,抬手就打。打是亲骂是爱嘛。只要不是特别过分,怎么都疏离不了。
亲孙女可以批评,但轻易舍不得,隔着父母呢。
隔辈的爱总是容易“溺爱”;因为你对她稍有不好,她就疏离了,就没那么想往你怀里钻了。毕竟人家在父母身边的时候,比在你身边多的太多了。
而外孙女呢,那是连批评都不能批评——再疼再爱,见过你几次?怎么都是客人架势。
那自然就更加的“溺爱”了。
于是,宝玉是无忧无虑的。贾母只管疼他、护他;错了,有贾政撂倒了往死里打,有王夫人雷厉风行又是抄家又是驱逐丫鬟的——做法虽然未必对,但没有缺憾。理直气壮的、热辣辣的就来了。
这,才叫“成长路上无微不至的照顾”。
因此,宝玉可以叛逆。有人给他兜底。
但黛玉呢?
父母的缺位,使得她处于“三不管”地带。
除了溺爱,她什么都得不到。
但黛玉早就经过启蒙,知书达理。她才不愿“野长”、变成个不知进退的野丫头。
但她还是长野了。
父母缺位嘛。
因此,她读西厢记,拿里面的“艳词”对答酒令。结果被宝钗注意到了,这才私下拉住她,给她提醒。
同样的,她和宝玉在席上乱闹,给宝玉喝自己杯中的酒。闹得一干人如临大敌,凤姐赶紧说那是冷酒(黛玉没喝过放冷了不是外面粉头们那样和男人喝交杯酒)、贾母赶紧帮她敲打亲戚,说我们的孩子都没看过那些有的没的,都别乱说……
而宝玉呢,却什么都没想到,什么都没看出来。反而需要黛玉反过来指教他。
可怜黛玉一颗七窍玲珑心,却眼看自己频频出丑,连个指教的人都没有,随时随地可能跌入悬崖——万一那杯酒她喝过呢?一旦传出去,那可是身败名裂、只剩悬梁自尽一条路了。
没有人帮她为这个悬崖修上栏杆。只能靠她自己的“七窍玲珑心”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在那个礼法逼死人的时代,黛玉却只能自己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什么时候一步踏错就万劫不复——红楼梦开篇就提到黛玉小小年纪,已经看出贾府规矩大,“不肯一步行错踏错”;然而有人告诉她究竟是什么规矩吗?没有。自己观察,自己猜吧——长在这种环境,她能不焦虑吗?
世上最亲最爱她的贾母尚且存着七分疏离,何况和她无亲无故的丫鬟仆人。
更可怜的,就连最知道疼她的丫鬟紫鹃,也是贾家送的。她自己带来的、从小一起长大的雪雁,反而是个懵懂的,毫无存在感。
而且,这种疏离是双向的。黛玉自己,也没法向贾家提太多要求——甚至除非危及生存,都没法提要求。
长年累月的寄人篱下,被仆人暗地欺负(所以她才因为“送珠花”一事大发脾气“不是别人挑剩下的也轮不到我”)——别人上有父母下有一大票忠心耿耿的丫鬟,该争的不需要自己动嘴,自有人争;她呢?被人欺负了也只有一个紫鹃。
贾母?那是疏远的、溺爱的。找她,要么大棒敲下来,失之太轻则更显无助,欺负起来自然更加无所顾忌;可一旦失之太重,身为外人,自然更加成为众矢之的:有的是办法埋汰你、让你在长辈面前出丑……
要么,贾母觉得你想要好的——没事,库房里多的是!给你个别人都没有的!
黛玉是贪财吗?哪怕贾母不在意,她愿意落这个名吗?
因此,这注定了她的反抗是无力的。仆人们只要掐好这个度,有的是办法给她脸色。她还没法说、没法闹。
因为,她只是寄人篱下。她能得到的,只有溺爱和疏远。
尤其是,黛玉还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别人的恶意,她读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正所谓“ 风刀霜剑严相逼”。
贾母的确爱她、疼她。但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痛是无孔不入的。
有些刺骨寒风,只有父母才挡得住。姥姥再亲,代替不了父母;舅家再好,代替不了自己家。
她只能自觉。只能竭尽全力的往好处表现、以回应姥姥的溺爱。
但她连什么是“好”都不知道。
她越是这样,越是显得乖巧可怜,姥姥自然越是疼爱,越是舍不得说半句重话。
越是舍不得说,她就越发的疏离,越发的孤独——那种火辣辣、没有间隙的爱,只有从小养大她的亲爹亲妈才能给。
其他人,谁都给不了。
除非从小养大。否则,这个距离是永远也拉不到“贴心”处的。
人的感情是很特别的。骨子里有了距离,那是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弥补的。甚至,越是用力去贴近,反而把彼此“弹”的越远。
可想而知,这样的孤女嫁了人,在夫家会受到怎样的欺负。
被欺负了,也没处诉说。因为黛玉本就没有娘家。
黛玉见过各种人,各种事。只有宝玉懂她,疼她。
因此,爱情,对她来说也是没有选择的。除了宝玉,其他任何选择都是地狱。
正因此,她更加的焦虑。怕宝玉变心,怕长辈不知自己心思——却又万不能吐露。
她只能猜疑着,等待着。
等着那个审判的时刻。
换了你,你扛得住这个压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