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句丽威胁这么大,没有在隋末大乱时逐鹿中原?

为什么高句丽威胁这么大,没有在隋末大乱时逐鹿中原?

高句丽是一个山民建立的政权。

尤其是中早期,其社会结构、统治模式等等,都高度适应山区。

核心统治区域也是以长白山脉为中心、辽东丘陵、太白山脉为两翼的的一大片山区。

蓝色为辽东丘陵、红色为长白山脉、绿色为太白山脉

山多并不一定是山区政权。比如蜀汉,虽然山多,但是其主要城市、人口、生产资料依然是在平原上。再比如大理国,虽然云南多山,但是大理城依然在一大块坝子上。

而高句丽不一样,高句丽中早期的都城,无论是五女山(纥升骨)城,还是丸都山城,都建立在山上。王宫修在山顶,墓地放在山脚下,国王贵族都住在山上,即使山下有平原也不去,是一个非常山区化的政权。

即使立国 400 年以后,高句丽已经有了 30~4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00~200 万人口、朝鲜半岛的一大片平原,却依然将首都建定于长白山脉附近,而且还是在山顶上。

这也与平原政权非常不同,你很难想象蜀国会在成都平原附近的山顶上修座城市,作为都城。

高句丽的第二座首都丸都山城,位于吉林省集安市,上面红圈位置是山城城墙,距离地面五六十米高,更高处是王宫。

丸都山城下面,是高句丽墓葬群,足有 400 多座墓葬。这些在山上墓看着不大,但是走近了就感觉非常大。从山上看有种美洲金字塔的感觉。

这个墓的积石堆长宽都有十几米,旁边的那个主墓,积石堆长宽都有 20 多米。

高句丽现存最大的一座墓是好太王陵,这个墓长宽 80 多米,高 14 米,是人工堆的。好太王和王后遗体,就放在陵墓最顶端。山顶上,他俩的墓室是非常小的,只有几平方米这样。

可见,高句丽人依然是以山顶为尊,把先王遗体置于山顶。这跟中原是非常不同的,你很难想象秦始皇把自己遗体放到秦陵封土堆顶上,而不是地宫之中。

就在红圈的地方

高句丽都城是两座城市相伴,一座山上城,一座山下城。山下城用于控制贸易、管理农业生产,山上城,则是王宫、王陵、行政机构之所在。343 年,丸都山城被攻破焚毁后。高句丽国王移居国内城,即平原城居住。

这也是古代山区与平原理念的迥然不同之处,你很难想象蜀国会在成都平原旁边的大山顶上建一座城市,然后皇帝、丞相、大将军都跑去山城里面住。

高句丽的第一座城市,则是五女山城(纥升骨城),位于辽宁本溪的桓仁县。当然,也是建立在山顶上。

王宫遗址旁边十几米,就有一块视野极为开阔的瞭望处,上下落差有近 200 米,一眼就能将山下情况尽收眼底。这是高句丽建立的第一座城市。当年,高句丽国王估计没事就来这看看,山下怎么样了。山上还有两眼十分充沛的泉水,这点对山城而言非常重要。

高句丽首都建立在山上,但为了商贸、农业生产,还会在山下平原再建一座城,即山下城。

山下城在红圈那个地方,高句丽国王在山上,一眼也能看到。照片不太清晰,但是在上面看是非常清晰的。当年的平原城(山下城)旁边,就是桓仁县城。

五女山城旁边是浑江水道,在五女山城上,对浑江水道的情况可以尽收眼底。浑江发源于白山,古代长白山区相当多的物资都是走浑江水道,到达辽东的。

汉代,这座山城在玄菟郡内。

而玄菟郡的治所即是高句丽县。

对你没看错,就是高句丽县。

高句丽县,位于辽宁省抚顺市。先秦,那里生活着一个东夷部族,燕国将其称为“高丽”、“句丽”或者“高句丽”。西汉置县后,就管这个地方叫高句丽县。

这个高句丽部就是汉代高句丽县、高句丽、朝鲜国号之一“高丽”的来源。关于先秦高句丽部的记载,在今天已经几乎没有了。

不过,高句丽部跟后来的高句丽关系应该不太密切,因为高句丽核心部族,即沸流部、涓奴部,是从扶余国来的,就是从今天吉林、黑龙江迁来的。而到达辽东,建立五女山城后,高句丽又融合了当地几个部族,形成了五部联盟。所以,高句丽很可能只是借用了汉代高句丽县这个地名作为国号。当然,也不排除高句丽这几个核心部族,与先秦的高句丽部有一定关系,因为史料实在太少了。

从这看出,高句丽早先并不是汉朝的敌人,而是作为顺夷而存在的,否则朱蒙很难在玄菟郡治所附近筑城。

当时辽东丘陵、长白山区遍布着各个小势力,他们修筑山城以自守。这些山城有时联盟、有时互相开战,当一个山城领主崛起,就会吞并周边各个山城,或者迫使他们归附自己。而当该领主衰弱,各个山城又会脱离他们。这些山城星罗棋布,可能多达上百座。汉朝自己很难完全控制山区,因而需要联合一些愿意归附的首领,进行统治。

类似情形,在汉朝南北边地还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西南,汉朝虽然已经设立了郡县,但是也并没有废除滇国、夜郎等西南夷诸国,只要求当地首领归附。在西域,汉朝建立了西域都护府,向各个城市派遣官员并驻军,然而西域各城国王依然保有相当大的权力。在东南,汉朝册封了无诸为闽越王,由其统治武夷山区的百越诸部。

滇王金印,滇国归附后,由汉武帝赐给滇王。

高句丽开国君主朱蒙,本身就是扶余贵族,为了避难,领着部众(可能有上万人)进入玄菟郡。西汉对于朱蒙的记载极少,《汉书》中也并无高句丽传。直到三国两晋南北朝,随着高句丽兴起,史书中才开始为高句丽立传。

也许在汉朝看来,朱蒙不过是众多归附的边地蛮族首领的一员而已。西汉仅仅封了朱蒙为侯,而非如匈奴、滇国那样封首领为王,只将高句丽视为归附部族,而非属国。朱蒙很可能是归附汉朝后,才得以带领族人,在高句丽城几十里外,修建了五女山城。

辽东丘陵上,当地部族修筑山城,并形成一个个小势力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明代。明代,辽东丘陵上有数个女真部族,包括完颜部、苏克苏护部、浑河部、董鄂部等。

而每个部族内,又有各个氏族,他们通常聚族而居,修筑山城堡垒以自守,形成一个个小势力。比如努尔哈赤就来自苏克苏护部觉罗氏,而觉罗氏共有六个村子,这六个村子相距不远。这六个村子的首领,就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觉昌安后来被明朝封为建州左位指挥使,但是他能够直接管理的,也只有这六个村子。

努尔哈赤住的那个村子,叫赫图阿拉,意思是山顶的平地。后来,努尔哈赤拉起了两三百部众,就以自己的村庄为核心,修筑了赫图阿拉城。赫图阿拉城距离五女山城,仅有几十里之遥,当然在山区,这个距离也不短了。

赫图阿拉城,也在山顶,距离五女山城只有几十公里,都位于辽东丘陵。

我觉得从地利来看,赫图阿拉城远远不如五女山城。五女山城更高更陡,便于防御,从山顶到山下落差足有一两百米,而赫图阿拉城只有二三十米。而且,五女山城下面就是浑江水道,两条河交汇之处,旁边是一片河漫滩平原,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视野开阔。

要是萨尔浒打赢了,那赫图阿拉城觉得守不住。但是如果是五女山城的话,就可以守一下。

五女山城的景观一线天,这条小路一米多宽,两边都是岩石,70 米落差,200 米长,而顶端出口就是一小片山间平地。平时可以运送物资到山顶,战时几个人守着,上百人也攻不上来。

辽东丘陵、长白山脉上,山城数量极多,可每城人口却不多,除山顶的城市外,只有依附于山城的几个到十几个村庄,通常只有几千人而已,甚至不足千人。

高句丽早期,就在不断吞并这些小势力。朱蒙是扶余贵族,跟扶余王室十分亲密。有的史料记载,他跟扶余国扶余国七个王子关系非常要好。还有传说认为,他是扶余王的养子。

不过,后来双方关系破裂。朱蒙带领部众来到了沸流水(就是浑江),这些人跟着朱蒙迁移的人,就形成了桂娄部。而浑江上游,是沸流部的地盘。于是,两部开战。朱蒙获胜,沸流部战败臣服,首领将女儿许配给朱蒙为妻。

浑江上游,也属于扶余国。但是山区地形破碎、交通不便、易守难攻,各个小势力都相对独立,尽管他们都臣服于扶余王这个大势力,但是朱蒙就这么带着部众出走,然后兼并沸流部,扶余王一时半会也没来管。

不过,朱蒙可能是惧怕扶余王发兵。于是,便带领桂娄、沸流二部东迁,归附汉朝。朱蒙归附汉朝后,一方面利用自己原来的影响力,向扶余国招纳部众。扶余王为此十分警惕,然而也不敢发兵征讨,怕把大汉天兵引来。

另一方面,朱蒙不断征伐,辽东丘陵上各个小山城领主,不是被吞并,就是臣服于高句丽。随后,高句丽沿着长白山脉继续征伐,向北进发。四十年之后,辽东丘陵、长白山脉、太白山脉上的很多山城都已臣服于高句丽。

这一时期,高句丽的扩张

如果回顾历史就会发现,很多边缘族群都是这样崛起的。他们靠近边地城市,便于进行贸易,吸收技术。其首领臣服于帝国,甚至是帝国的将军、地方长官,本身就是帝国在边地统治的一环。这样一点点积蓄力量,兼并周边部族,等到帝国统治秩序崩溃,或者陷入危机时,就会脱离帝国,乃至逐鹿中原。

朱蒙不断征伐,高句丽吞并了众多部族,已经隐隐成了一个山区霸权。然而,相比于平原地区的国家,其实力依然弱小。包括臣服于高句丽的部族在内,其人口可能也不过十万。更何况,高句丽(即桂娄、沸流二部)对其他各部每年索取大量贡品,直接将这些部族成员归为“下户”。这些部族臣服于高句丽,不过迫于其军事力量而已。

而朱蒙从扶余带过来部众,即桂娄、沸流二部,则归为国人。国人不交税赋,但需当兵打仗。这些国人中的成年男性,可能也不过几千上万而已。

有空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