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按光圈公式计算出的口径小于实际口径?

为什么按光圈公式计算出的口径小于实际口径?

请大神回答为什么按光圈公式计算出的口径小于实际口径?

章佳杰,技能树点歪了走上学魔之路

这个问题很好玩,我第一反应就是,题主怕是理解错了,因为光圈的这个 2.8,既不是按相机卡口来算的,也不是按光圈叶片构成的那个孔来算的。很多答主也提到,实际上是按照「入瞳直径」来算的。

如果分得清楚这三个是不同的东西,那么问题似乎到此终结了,不过我浏览了一些回答和评论,感觉简单这么两三句话还是会让人印象不深刻,所以还是多花一些篇幅来写一写,这个光圈 f 值到底是怎么算的。

省流版:光圈的这个 2.8,既不是按相机卡口来算的,也不是按光圈叶片构成的那个孔来算的,实际上是按照「入瞳直径」来算的。并且,入瞳大小并不会超过第一片镜片的大小,题主的例子中并没有矛盾。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很多人对镜头的认知起源于中学物理课本,认为相机镜头「等效于一块凸透镜」。在我另一个回答《镜头划伤对成像有多大影响?》里面也提到,在中学物理范围内,为了简化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将真实的相机镜头用「薄透镜模型」来建模,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并且,对于中学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单个凸透镜这种光学设备来说,薄透镜模型的确提供了良好的近似。

薄透镜模型,图片来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in_lens

在薄透镜模型下,光圈 f 值就等于镜片本身的直径除以焦距:

薄透镜模型的 f 值计算,图片来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umerical_aperture

这里用 N 表示 f 值(就是 F2.8 里的 2.8),D 表示镜片本身的直径,f 表示焦距。

但是!在上一篇回答中我也提到了,实际相机镜头很复杂,用薄透镜模型是不够的,必须采用高斯光学理论来计算。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用高斯光学理论要怎么计算呢?我们不妨看一个实际的镜头(讲真,photons to photos 真是个厉害的网站,一般人不了解,大多键摄们找个专利就很开心了,但其实宝藏很多的,看完他的光学概念解释和教程,你就可以去考工程光学期末考试了)

实际镜头的主点,图片来自 https://www.photonstophotos.net/GeneralTopics/Lenses/Optics_Primer/Optics_Primer_02.htm,我自己加的标注

图中镜头中间部分两条黑色短线表示实际光圈孔径所在,我特意用蓝色粗线标记了像方主平面的位置,以及标记了入射、出射光线延长相较于像方主平面上。从像方主点 H' 到像方焦点 F' 的距离就是焦距 f,在这里我们可以用同样的公式来计算光圈值:N = f/D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口径 D,既不是光圈孔径本身的大小,也不是第一片镜片的大小,而是 入瞳 的直径。

入瞳是什么?入瞳就是光圈本身,被前半镜组所成的像。或者换句话说,就是人眼从镜头前面看过去,看到的光圈孔径「看起来」的大小。这个镜头前半镜组是个正光焦度的镜组,也就是说类似一个放大镜,所以光圈被前半镜组成像之后,变成一个放大的虚像。这样,入瞳孔径就比光圈本身的孔径要大不少。从上面光线追迹图可以很清楚看到,入口处很「粗」的光线,到了光圈处就「收腰」变细了。

当然了,前半镜组本身有像差,并不是理想系统。理所当然地,入瞳(光圈平面所成的像)也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平面。如果对光圈所在的平面上各个点都做一下光线追迹,来确认他们的成像位置,然后连起来,就可以得到入瞳面的形状,如下图所示。

实际镜头的入瞳面,图片来自 https://www.photonstophotos.net/GeneralTopics/Lenses/Optics_Primer/Optics_Primer_10.htm

实际入瞳面接近平面,但是有弯曲,并且可以清楚地看到入瞳是比光圈实际大小要大的。上图对光圈边缘做了光线追迹,反向延长后得到了入瞳边缘的虚像。

大部分镜头的前半镜组都是正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光圈经过前半镜组成像后大多数都会成一个放大的虚像。也就是说,入瞳往往会比实际光圈叶片的那个孔径要大。按公式 N = f/D 计算的光圈值,这里 D 取入瞳直径,要比光圈孔径来的大。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到这里也许有机灵的读者朋友会问了,既然前半镜组大多是正镜组,可以把光圈放大,那么有没有可能,把光圈放大到比第一片镜片还大,这样岂不是可以获得更大的进光量?

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好像哪里不对。

光圈在光学理论中有个专门的词叫「孔径光阑」,什么意思呢?就是作为「最能限制」轴上光线的那个圈。什么叫「最能限制」?一个光学系统里有好多个圈,光圈这里当然是一个圈,而各个镜片本身的大小也是限制光线的一个圈,光线不能从镜片外面通过。在这么多圈里面,我们从镜头正前面看过去,看到的「最小」的那个圈,就是孔径光阑。这个圈阻挡了最多的光线(允许通过最细的光线),所以我们看过去最小,这就是「最能限制」的含义。

图中红色箭头和圆圈标记了入瞳,也就是从正面看过去孔径光阑的像。图片来自 https://emptyphotoproject.com/apa-itu-aperture/

当我们逐渐加大光圈直径的时候,我们从正面看过去这个孔就会越来越大——直到他和第一片镜片一样大。如果我们继续增加光圈的直径,会怎么样呢?我们可以想见,从正面看去的通光面积不会进一步增加了,因为这个时候「最能限制」光线的圈,已经不是光圈叶片所在的那个圈了,而变成了第一片镜片。所以,孔径光阑就变成了第一片镜片本身,光圈叶片不再对轴上光线有所限制。

这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结论:入瞳大小不会超过第一片镜片的大小

回到题主的例子,200mm/2.8,按纸面数字计算,入瞳大小 就是 200mm/2.8 = 71.43mm,单纯以这个数字而论,也并没有很夸张,各家这个规格的滤镜口径通常是 72-77mm。实际上,各家镜头的实际产品并不是严格按照纸面数字来的,比如佳能的 EF 200/2.8 II 镜头,按专利数据焦距实际上是 195.2mm,入瞳直径是 69.7mm,而这个镜头实际的滤镜口径是 72mm,入瞳大小也没有超过第一片镜片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