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的饮食,平民饮食状况是怎样的?

欧洲中世纪的饮食,平民饮食状况是怎样的?

清蒸韭菜馅汤圆

看了看这个问题,回答者居然全是讨论西欧的,难道没人表述一下罗马帝国的继承人的饮食状况吗?我大罗马帝国虽然虎踞希腊小亚,但好歹也是个欧洲国家啊……而且大家普遍探讨农民,好吧,我就来谈谈中世纪罗马市民们吃什么。

好了不扯了,入正题。

在中世纪前中期,相比于西方那些苦逼的穷人们,在拜占庭帝国境内的百姓依然保持着相当良好的生活水平。许多牲畜单纯的肉价或者不同部位的价格已经不可考,这里以牲畜价格作为替代。

以物价为例,

1/72 罗马镑=1 索里德 / 诺米斯玛=2 塞米西斯=3 特雷米西斯=180 弗利=360 半弗利=720 德卡努米昂=1440 彭塔努米昂=7200 努米

物价选取君堡物价,其他城市的话可能还要稍微便宜一些。

10 世纪的公牛售价为 2-3 个诺米斯玛金币。

羊为 1/6-1/3 个诺米斯玛金币,

猪为 1-2 个诺米斯玛金币。

鸡为 10-20 只每诺米斯玛金币(由于各地物价不一,所以波动很大)。

以上为牲口价格,在拜占庭的城市居民不排除联合购买宰杀吃肉的情况,所以也记录一下。

加香料制作的咸肉价格为一个诺米斯玛 100 罗马磅以上,折合为 1 个诺米斯玛 35 公斤以上。

小金枪鱼、鲭鱼等海鲜的售价在沿海城市基本在 1 个弗利铜币 10 条左右,假设罗马鲭鱼都是小鱼,都是 200g 左右的那种,基本等于 1 个诺米斯玛可以买到 360-400 公斤。

奶酪价格为 1 个诺米斯玛金币 70 磅以上,折合 1 个诺米斯玛可以买到 25 公斤以上。

小麦价格为一个诺米斯玛 12-15 海摩底,折合 1 诺米斯玛金币 150-192 公斤

面包售价大概在 1 个弗利铜币 2 磅的价格,折合一个诺米斯玛金币可以买到 120 公斤面包。

葡萄酒的售价暂缺,以 13 世纪克里特售价为例,为 10 海摩底每海佩伦,考虑到物价波动,折合一个诺米斯玛金币可以买到 170-200 升葡萄酒。

橄榄油售价为每升 1/16 诺米斯玛。

(原来是六分之一,几年后我查材料发现那是一个荒年的数据……就尴尬了,硬把橄榄油的物价提高了三倍)

那么中世纪的市民收入如何呢?除乞丐等无收入人员外,罗马市民的收入可以分为三个档次,三个档次的收入级别是比较明显的:

(1)无资格限制的雇工,没有技术要求,就是普通的苦力工作者,如洗衣工、搬运工等,年薪从 10-12 诺米斯玛不等。妇女因劳动量不足,薪资要降低一些,最多减半(如女洗衣工只有 5 个诺米斯玛);

(2)有资格限制的职业,如工匠、职业军人,收入较为丰厚,是第一类的 3 至 10 倍以上;

(3)重要官员,法官或将军,以及最富有的商人和银行家,其收入是第一类的 150 倍以上。

考虑到是平民,所以我们就以无资格限制雇工为例,一家三口到四口(夫妻加一到两个孩子)。在夫妻各自只做一份基层工的情况下(假设妻子遭遇歧视,工资减半),年收入应该为 15-18 个诺米斯玛。

这个收入应去掉城市房租 1 个诺米斯玛(假设没房子,只能租房子住),儿童在读书期间可以抄书赚钱抵消学费(抄书员薪水很高,大约每年 32 个诺米斯玛金币,孩子们如果在上学的话往往在会写字之后都会选择做兼职抄书员,一年干够抄书员一个月的量就可以收支平衡了)。

因此假设学费开支和添置杂物等开支总计为 2 个诺米斯玛。则年剩余收入为 12-16 诺米斯玛。每月可支配收入为 1-1 又 1/3 个诺米斯玛。考虑到没人会拿金币出去买面包,所以折合成铜币,大概是 180-240 个弗利。如果只是购买面包,足以购买 120-180 公斤面包,这个量一家三口吃饱是足够的。但拜占庭人更喜欢买麦子来做碎麦仁粥,因此实际获得粮食更多。

但无论是麦子还是面包,价格都是鱼的两到三倍,所以大家会选择买鱼来节约支出。

大概就是,在一对罗马市民夫妇各自只做一份工不兼职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每天吃盐橄榄,喝麦仁粥,吃炖海鱼,猪肉牛肉的话虽然不能说天天管够,但隔三差五也能吃上一顿。

虽然缺乏香料,但似乎也算说得过去。因为公寓楼的花盆里可以种植薄荷,罗勒等基本香料。周末或者节假日都可以呼朋唤友弄点葡萄酒喝一喝,每个月也都有橄榄油和奶酪享用,过节或者有了赏赐还可以奢侈一点,买只鸡来吃一吃。

至于算作更高一级的铁匠石匠抄书员等技术人员以及军区制度下的农兵们?不好意思,且不说年收入 10 头公牛起步的技术人员们,就是经常被称作大头兵的农兵老爷们都是每天都要吃面包、葡萄酒、肉、蔬菜、奶酪、干果的,在文章开始阶段我们说了,只算社会最底层平民,不算技术人员和军人。

有人说一年买两个诺米斯玛金币的杂物是不是有点少?在君士坦丁堡,每件制作达标的女装只要半个诺米斯玛,一件绣花女袍也只要两个诺米斯玛,而这个价位的衣服在君士坦丁堡,是算奢侈品的(虽然是最基层的奢侈品,丝绸长袍金银面纱那种贵族用品还是算了)。那种带全套支架的高级炖锅也只要 1 个诺米斯玛金币,而装逼神器玻璃瓶在这个时代一个瓶子连半个金币都卖不到……每年两个金币的杂物(衣物、盐等必需品)已经很低廉了。要知道 1022 年记录的一份妻子出嫁的嫁妆包括储物箱,礼服,面纱,床罩,戒指,耳环等,总价值不超过 2.5 个诺米斯玛……

没错,这就是拜占庭最底层市民(按照设定是男女各仅有一份工作,实际上的话,市民们都不介意额外再干点杂活)的日常生活。居住在三层四层的公寓楼里,使用公厕和自来水,每天吃吃最简单的粗面包麦仁粥,每天晚餐有炖鱼,虽然调料简陋,只有自己种的薄荷、罗勒、大蒜和一些橄榄油。猪肉和牛肉虽然不多,但用它们做的菜品隔三差五也能吃到。在读书的孩子每个月都能尝一尝奶酪的味道,丈夫日常会买一点酸涩的葡萄酒来和妻子享用,有时候也会弄些水果来吃(除了商店卖的水果,有的则是回字形公寓楼内侧大家一起种的果树),偶尔也会邀请朋友来家里聚餐。到了重要节日或者聚餐的日子,或许父亲会提前多做些工,然后会带回来一只鸡或几磅牛肉(牛肉比鸡肉便宜),大家吃一顿丰盛的大餐。在睡前大家会哼唱三圣颂歌,儿童会向父亲背诵当天在学校学习的知识。

补充于 5 月 18 日

补充两个点

1.有现实里的朋友看到了我的回答,问我拜占庭市民不吃淡水鱼吗?

嗯,市民们真的不愿意吃淡水鱼,因为腥(在古中国也是一样,淡水鱼不是很受待见,因为缺乏烹调手段和必要香料),所以在君士坦丁堡、塞洛尼卡等沿海城市里,淡水鱼的主要作用就是喂市民们养的猫。

2.考虑到围城战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君堡的自来水采用地下管网供水,除了供应各个居民区,也有为公共场所供水的喷泉和水池,这样在战争期间就很难切断水源(有能耐你把城外的山炸了)。比较搞笑的是,土鸡在夺取了君堡之后,很长时间弄不明白君堡的喷泉和水池里为什么一直有水,最后归结于真主的恩赐。这种情况直到两百年后西欧工程师和探险家对君堡的地下管网进行探索之后才得以解决(土鸡:我技能点都用在战争上了怪我咯)。

不是第三点的一句话:

请不要在说欧洲中世纪早期的时候总是把拜占庭开除欧籍,然后说黑暗笼罩着欧洲如何如何,文明覆灭如何如何……我一个罗马正统,怎么就被开除欧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