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出门带银子需要找零的时候如何处理?

古人出门带银子需要找零的时候如何处理?

豆子,人民艺术家

剪碎。

前面也有同学贴出了《红楼梦》找碎银子的片段,这里就不贴了,就简单说几句。一锭银子是这样的:

这种银子在市场上很难花出去,太大了。京城优秀员工一月工资才二两,你拿出去那么大个买肉买菜么?

显然不能的。

因此民间经常想办法把它剪成多瓣,比方说《红楼梦》中就是五两的锭子剪去了两边,留下中间,说是至少有二两。二两也太多了,姑娘还是拿那些更散碎的银子吧。剪成的碎银子,当然不规则,重量也不一定,所以一定要称。

拿什么称呢?

让我们迎接一下民俗馆最常见的嘉宾,戥(děng)子:

从几钱几分几厘到几两几钱几分,都不一定,散碎银子都论块的:

然而一块银子也很值钱,买肉买菜还是不够零碎,所以又得剪。剪下一角,谓之“角”:

一角也很值钱吧?

是的,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一角银是比较值钱的,通常可换铜钱数十枚。这也是银能碎到的最小程度了,没法再小了,故谓之“毫”,又称作“毛”。当然,这段时间,块的大小都是自己剪的,不统一。

清末有了银币,重量进行统一,“块”为主,“角”为辅。银币因为是圆的,故而唤作“一圆”,又写作“一元”,又叫“一块”。下面还有“一角”,也叫“一毛”。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用货币单位的原型,基本没怎么变过,即便硬币变纸币。

总之,宋元明清时,你带银子出去买东西,要看具体买什么。进货就带整银子或银票,买小东西就带散碎银子或孔方钱。只要常有交易的地方,必有戥子,精确到一厘。同时我们还需要一样神器——剪银子用的钳子。

有小剪刀。

金庸《鹿鼎记》:

他放下毛笔,取过一把剪银子的剪刀,将剪刀轻轻放在小郡主左颊,喝道:“你再不睁眼,我要刻花了!我先刻乌龟,肥猪可不忙刻。”

有大剪刀。

李然犀《清末天津“钱鬼子”揭秘》:

欲知里面是否有铅或铜,势必用剪银子的大夹剪断开,才能得明真象。当年各银钱号都有这种东西,任凭一个五十两的“整宝”银锭,放在夹剪里,用屁股一坐即能把元宝夹成两半。

电视剧上宋以前街上买东西给银子,是不太符合历史的。宋以后买个馒头就给整银子也是不行的,买馒头用不着整银子,甚至用不着碎银,几个铜板就够了。但请我吃席,可能就会用到碎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