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这有几个层面上的理解偏差。
首先,某个可遗传性状的“观赏性”可以是其功能的体现,尤其是用于性选择的时候。人的头发参与表现拥有者的营养状况并散发若干气味,一些人类女性的秀丽长发被许多人类文化视为有性吸引力的特征。
其次,人的头发具有一些人不熟悉的其他功能:参与抵挡阳光并调节散热状况,尤其是短而卷曲的黑发在热带非洲的阳光下比光头更凉快。
- 相关论文:Lasisi T, Smallcombe JW, Kenney WL, Shriver MD, Zydney B, Jablonski NG, Havenith G. Human scalp hair as a thermoregulatory adapt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3 Jun 13;120(24):e2301760120. doi: 10.1073/pnas.2301760120. Epub 2023 Jun 6. PMID: 37279270; PMCID: PMC10268308.
- 另外,人毛发颜色的遗传因素与祖先长期生活地区的太阳辐射水平有关。真黑素比褐黑素更擅长吸收紫外线、保护皮肤,长期生活在热带的人群的毛发普遍含有明显比褐黑素多的真黑素,颜色更黑。可以看看:对于人类来说,演化出金色、红色、棕色的毛发有什么意义?
再者,人对“观赏性”的观念受身体的进化、文化模因的进化影响。让人觉得“有观赏性”的东西常常涉及安全的居所、丰富的食物、新奇的认知刺激、交配机会等,能够或多或少地触发奖励系统。
比这些更基本的,某个可遗传性状在种群里长期存续,意味着该性状不会导致携带者的可育后代数量明显减少,而不意味着该性状有特别重要的功能。声称生物的进化、演化是“功能性”的,可能是目的论。声称进化“兼顾”了这个那个,可能是目的论。
- 对生物学家来说,目的论像个性工作者:他们不想让人看到自己和目的论在一起,但又不时冒出几句目的论表述来。这可能误导了许多人。
- 人的胡子是第二性征的一部分、可能有助于在特定的打斗中保护面部,人的腋毛和阴毛参与保护经常被摩擦的皮肤、散发气味——这些功能不是性状长期存在所必需,它们也不是纯有利的,毛囊堵塞之类有概率发展为严重的皮肤损伤与感染。这些情况可以和头发的情况比较。
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与雄激素性脱发相关的基因似乎在欧洲人群、东亚人群中经历着正向的性选择。无论当地人嘴上怎么说,相关性状可能被他人视为资历和社会地位的次要象征。非洲没有这种趋势,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在非洲许多地区秃头会影响头部温度调节并被太阳辐射干掉更多叶酸之类,影响可育后代数量。
在这问题下,有回答在复述多年来一些人信以为真的“谈进化时应该将人排除出去,因为人这样那样”。那是错误的。广义自然选择将长期作用于人的基因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