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统一度量衡不就是发一道圣旨吗?值得历史这样大书特书吗?

秦朝统一度量衡不就是发一道圣旨吗?值得历史这样大书特书吗?

韩德雨,如果您点【关注】,我会由衷感谢~

很不幸的告诉题主,秦朝并没有圣旨。

就科技树而言,因为中国过早的解锁了“统一度量衡”的科技项目,以至于让人都忘记了这个项目其实并不是封建时期的必然产物,相反它本应解锁于民主共和时期更为合理。反观欧洲,直到法国大革命把巴士底狱攻占了,也还保持着混乱的度量衡。

但是我跟你讲,中国的度量衡统一进程,那是世间罕有的“纯粹”和“高雅”。因为和确定了长度单位“米”的国际公制度量衡不同;中国的度量衡,最先统一的是——音律。

我的天哪!我第一次了解到《汉书》里的相关内容时,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居然如此美、好、纯、元的灵魂。竟然能想到如此浪漫的方式,用音律来规定体积、长度、质量、历法。而身为后裔,竟然曾经对这浪漫的历史一无所知!

1.皇帝律令 vs 国王法令

若要知道秦汉时期统一度量衡的伟大之处,那势必还是要对比欧洲的度量衡统一进程。这是熊逸老师讲度量衡的时候的章节安排,实话讲,深得我心,没有比这个安排更好的了。

正如前文所说,欧洲的度量衡统一极晚。莫要说国与国之间,各种计量单位不统一。就是一个国家内,各个领主也都会搞出一套自己的计量单位。显然,统一度量衡不是某个国王能够一道法令就改变或统一的,反过来说能够在自己的辖区内执行统一度量衡的国王或领主,势必对辖区的统治力是惊人的。

题目说的是“圣旨”,诚然“圣旨”是非常有效的行政手段,那是因为其可调动三省六部的紫竹院,但是秦朝时没有“圣旨”和三省六部的。至少不是你脑海里的,一个小纸贴在黄布上,太监念一遍大家就行动起来。

秦朝政府的对下管理行政执行工具有三个:律、令、式。律,法律。令,诏书。式,规章。有些人说了,那没有纸肯定就是写在竹简上咯,还不是一样?这就是你觉得“皇帝用的肯定是金锄头”,皇帝以为你“开着草编的兰博基尼”。

一般来说,为了确保诏书在执行前能够准确传播,会把诏书刻在相关的青铜器上和石碑上。因此,几乎所有出土的和度量衡相关的诏书都直接刻在铜权、铜升上,即中央统一制作派发地方的标准质量参照物和容积参照物等器物上。

上图是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的方升,以及天津博物馆收藏的铜权,均铭刻有秦皇帝关于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是,铜权上有两份诏书,一个是秦始皇的,另一个是秦二世的。

铜权上的两道诏书分别为:始皇帝廿六年的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和秦二世元年称帝的诏书。

秦朝的政府机器对于中央命令的制定、下达、执行能力是远远强于西方文明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有着超越君王的科学精神,他改进过断头台设计,也曾下令统一度量衡。但是统一度量衡的命令还没落地,他的脑袋就落到了他自己设计的断头台上了。

2.单位统一:身体部位 vs 客观对照

要统一度量衡,首先要统一一个单位作为基准。

在欧洲,以及现在的公制单位,我们统一成了长度单位,米。再通过长度推算面积、体积、质量、速度、时间等单位。

实话讲,法国在规定长度单位米的时候,已经很有科学精神了。1790 年,法国人把热衷科学的国王的脑袋看下来之后,忽然觉得,国王失去的只是生命,但是度量衡可是暂停了统一工作啊,统一度量衡又有什么错。于是大革命后,组建了委员会继续这个事业。1875 年,法国邀请了美国、俄国、德国等二十多个国家签订了《米制公约》,规定了米是南极到北极穿过巴黎经线的两千万分之一。

这就很厉害了,能够找到一个客观、稳定的基准,准确的表述出来。并可以全球通用。在此之前,很多计量单位是和统治者强相关的。

比如说英国的英尺的英文为“foot”,很令人困惑吧?实际上,传说英尺被定义为某位英国国王(很有可能是亨利一世)的脚长。而令人发指的是,英国的长度单位来自不同的身体部位,这就意味着它——没有换算规律!

1 英里=1760 码=5280 英尺=63360 英寸。

这也不算奇葩,毕竟这种能够增强个人崇拜和神秘感的事情是很多统治者愿意去做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4000 年的埃及法老,埃及以法老的肘拐到中指尖的长度为一个“腕尺”,而胡夫金字塔的高度为 300 腕尺——嗯,可以反推法老的身材。

因此,法国已经在统一度量衡这件事情上已经为天下先了,也不过 1875 年才完成。

3.音律 vs 所有

好了,那么现在,请正襟危坐、沐浴更衣。我最喜欢的部分来了。

根据《汉书》中《律历志》:“本起于‘黄钟’之数。”

而黄钟是用来定音的工具。我们知道宫商角徵羽,黄钟的声音就是宫,宫的音准了,其他的声音也就准了。

黄钟本身是一个大且匀称的竹管。那竹管就好办了。

上图为《律历志》原文,看不懂的话没有关系,感谢《熊逸书院》的熊老师做了解释,在这里我就引用:

具体来说,还要借助一种叫作秬(jù)黍的谷粒。现在很难见到这种东西了,你把它当成麦粒就好。秬黍像麦粒一样,长得有大有小,要专门挑出那种不大不小的,用它填进那根竹管,填满之后再倒出来,数出一共多少粒,再拿这些秬黍作为微调单位去决定各种度量标准。这种手法,古代英国人也曾经用过。
《汉书·律历志》记载,黄钟律管的中空部分叫作龠(yuè),把龠填满需要用到 1200 颗秬黍,那么 1200 颗秬黍占据的空间就叫 1 合(gě),这个字写出来就是“合适”的“合”。10 合等于 1 升,10 升等于 1 斗,10 斗等于 1 斛。这就好办了,比如我们要制作一个容积为 1 斗的容器,只要数出中等大小的秬黍 120000 颗,就能做好模具,批量生产。
确定重量单位也不难,既然一根黄钟竹管可以装 1200 颗秬黍,那就把 1200 颗秬黍的重量定为 12 铢。我们今天还很常用的重量单位“两”就是从 12 铢来的:因为 1 两的重量是 12 铢的两倍,所以叫作 1 两。“两”,还可以理解成十二律的两倍。但为什么不是 3 倍、4 倍、5 倍,一定是两倍呢?这是因为 12 的两倍是 24,1 两 24 铢象征着 1 年 24 节气。

由此就有了度、量、衡。甚至还能推演历法,但因为太过复杂,且有些并不自洽,就不分享了,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看原文。

最后,回到题主的问题。

题主 @666 饺子 是一个非常非常睿智的人,总能够用问题直击问题本质。统一度量衡真的只是一道行政命令吗?不,这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高度体现,有三个层次:

科学高度——在封建时代就已经认识到需要通过找到一个客观参照来定义一个单位,再通过此单位定义其它单位,方能保证计量体系的稳定和准确。

政治高度——通过行政手段,让四海内达成高度统一,以中央订立的标准全国统一实行。

哲学高度——在所有的客观单位中,首选了音律作为万物的标准,并认为音律是最接近自然本质的规律。这可能是我听过的,对“礼乐”一次,最最最最最深刻的诠释。

人常道:“我中华是礼仪之邦。”错了,是“礼乐之邦”。“乐”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我们民族遗忘了,这未必是坏事,毕竟历史向前看;也未必是好事,毕竟文明的根基才是发展的力量源泉。

无论好坏,都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民族的文明源头,竟然是如此的浪漫。是音律,衍生出了我们文明中每一个要素。

【注意】

以下无正文,可以点赞啦~

=============================

有人问这些内容的出处,可以看看这本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这么说吧,我能有 10 篇答案是用这本书搞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