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里还有哪些像「京观」一样字面上文雅而有书卷气息,但实际含义非常血腥、残暴、重口味的词汇?

汉语里还有哪些像「京观」一样字面上文雅而有书卷气息,但实际含义非常血腥、残暴、重口味的词汇?

汉语里还有哪些像“京观”一样字面上文雅而有书卷气息,但实际含义非常血腥、残暴、重口味的词汇?

晨昱沐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用。

就一个"用"字,有什么意思?举个例子说明:

鄫子会盟于邾。己酉,邾人执鄫子,之。
--《春秋•僖公十九年》

看起来这是很正常的一个"用"字。字面寓意是不错的,我们现在还有"用人单位"这个词,对吧?

在这里的意思是将人杀了用于祭祀

故事背景是这样的: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至少不少人这样称呼),有一次召集几个诸侯会盟。到会的人员参差不齐,有的来了,有的没有来。鄫国的国君在一次会盟中,就没有到场。

在后来的一次会盟中,宋襄公就比较生气,找这位国君治罪。于是到会的邾国的国君把他抓了起来,拉到会场上杀了祭天。一向以"仁义"著称的宋襄公,就这样用一种很残酷的方式把这位国君杀掉了。而在史书上仅仅是用了一个我们今天看来很轻描淡写的"用"字,把这件事情记录了下来。

在《左传》中,宋国大司马子鱼面对这个事情更是直接批评了宋襄公这种行为,认为不应该"用人"。

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东夷。司马子鱼曰: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况敢用人乎?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齐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义士犹曰薄德。今一会而虐二国之君,又用诸淫昏之鬼,将以求霸,不亦难乎?得死为幸。
--《左传•僖公十九年》

你如果不知道这里的"用"的意思是把人杀了用来祭祀的话,这段话你可能就读不懂,甚至于发出"怎么`用人`就这么残忍,和`祭祀`、`虐`有什么关系啊"的感叹来。

这也说明了"用"这个字在当时用于表示祭祀时将一个活的生命杀死做为"牺牲",是一件比较普遍的共识,而并非个例。实际上,商朝的时候拿人命用来祭祀更是一件比较普遍的事情,可能宋国、东夷等国在这方面继承较多。当时用了多少人?在现在,我们恐怕已经难以想象了。

你在了解了这些以后再重新回来看我们现在对于"用人单位"这几个字的表述的时候,甚至会感觉毛骨悚然。


补充一下"用"这个字的源流,你会发现古今的含义确实是相通的。都是"用",但"用"法不尽相同。看图:

百度的图,可以看出从甲骨文到现在的"用"字字形。

可以看出商朝甲骨文时期的"用"字是有很多木板所搭成的一个木桶的形状。

值得一提的是,从甲骨文到小篆甚至隶书,这个"用"字左右两块木板的高度是不一样的,这似乎是在暗示"木桶效应":你有多大的用处,取决于这个木桶最短的一块板是什么样子。

在这里是在强调把木头做成木桶是可以拿来用的意思了。所有的容器都可以被认为是用这个"木桶"表示。《老子》里便有对于"桶为什么有用"的认识。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

我们对一块木板进行改造成了桶这种"器",它里面有了空间,所以就相比于木板能够有了更大的用处。人将一堆木板改造成了桶,让他里面有了稳定的空间,所以你才能够用它里面的空间来承担一些流体或者零碎的东西,实现它的用处,这里面就免不了有一个这个改造的过程

知道了这些,你便明白为什么人们用"饭桶"来形容没有才能的人了。其实这是把人比做一个个木桶,而"饭桶"就是除了盛饭什么也盛不了的"桶",比喻人除了吃饭什么也不会。

你知道了"用"这个字是木桶的形状,然后从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一些别的东西就可以有别的用处。比如说还是这个"用"字,在上面加一个提手就成了"甬",后来的汉字"桶"也就这样形成了。加了个提手,原来这个只能盛东西的木桶就有了更多、更好的用处。比如你可以拿一只手把这个桶提起来,方便运输,还可以把它挂在上面拿东西敲作为报信的工具。比如"甬"字本意,就有钟的意思,就是发声音报信。这是对木桶的进一步改造,让它实现更多功能。

这个"甬"在这里体现了通过改造增加用途的内涵。你看把这个"用"字加了个提手变成"甬",它就有了更多的用处了。

我们再对它进行拓展,就有了"涌现"和"勇敢",便是通过自己的力量(加上"力")或者是跟随着历史的潮流(加上"氵")对自身进行改造,将本来不是什么有很大用处的自己,改造成了有强大力量的人才。而"涌"字本身,表示水从下往上运动。我们知道因为重力,水往低处流,那为什么会向上运动呢?因为有某种自然力或者人力对这里的水进行了改造。

同理,加上虫子旁的"蛹"和加"亻"的"俑"也有比喻,也是将一个事物改造成更有用的事物的含义。昆虫幼虫通过变态发育成成虫,蝴蝶比毛虫更好看了,它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用处。人将陶土木头进行改造成了人的样子,可以用于殉葬和祭祀。这种"俑"可以取代人,有了作为祭祀用品的用处。

而这样一些改造的过程,我们将其加个"辶"便是"通"。通道,就是从这里来的,比如我将自己由一个地点改造到另一个地点,这个途径就是"通道"。

归根结底,这样一些字的表示都是通过改造而让一个事物实现一些它原本没有的用处的结果。

(这些要感谢评论区的提醒和补充,我不得不引用一下)

"用"在《说文解字》里被解释为"可施行也",也表现出对事物的改造之意。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在《左传》等引文用的"用",表示商朝和宋国人执行将人杀掉的改造并且用于祭祀,就是因为在他们眼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样做是人的生命的一个很好的用处。因为在他们的认识之中,神是至高无上,可以为之牺牲各种动物乃至于人的生命的。

但是后来到了周朝乃至更晚的时期,人们发现将人的力量用于劳务,从事生产,而不是就这样祭祀、牺牲掉,更能够发挥出人生命的巨大价值,是一种相较于祭祀更好的"善用","祭祀人命"就成了不好的"用"法了。

于是在周朝,人们便不认为这样一种杀人祭祀的用法是正常的、人道的了,反对拿人的生命用于祭祀成了一种"政治正确"。而"周"字的篆文写法也是"上用下口",加个圈,强调要对人的生命"善用",所以我们可以看见《左传》里司马子鱼对宋襄公这种用"落后的用法"残害人命的批评,这在当时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

这体现了这个时期人发现了自身更大的价值,中国历史便向前推动了和进步了。春秋战国以后,"用人"便更多的表现出"任用"的意思,而非杀人祭人。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来一条有关"用人"的脉络:

3000 多年以前,商朝人认为拿人命用来祭祀神灵是最好的用处;

2000 多年以前,秦始皇认为用人的生命去修长城是他们最好的用处;

1000 多年以前,隋炀帝认为修大运河是人的生命所最好的用处;

现在,我们认为成为"人口红利",是人的生命最好的用处。

历史一路走下来,是不是充满着腥风血雨呢?历史确实是这样残忍无情的。然而,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我们会发现几千年以来,随着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更加彻底,生产力不断进步,人们会发现人越来越有更好的用处,用更好的"善用"替代原来的相对落后的用法

人通过劳动可以获得更大价值,便不愿意将自己的生命去祭祀给所谓的神灵;人发现了使用机械可以替代人工,便不愿意用自己的生命直接拿去修长城修运河,人开始进行更高级的劳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未来会不会有更好的用处代替人类现在的用处呢?我认为一定会的,这就是人类不断自我解放,自我改造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