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书中描述的世界真实存在,你最想进入哪本书?

如果书中描述的世界真实存在,你最想进入哪本书?

HAO好说

如果书中描述的真实世界存在,我特别想进入《暗店街》。

这是一本关于自我追寻的书,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笔下的主人公,在现实中总是处于漂浮、游离的状态,始终活在「最不可捉摸的记忆」里。

而现实中的我们,也往往处于这样一种状态。

内心深处,我们总是问自己,我是谁?我的存在是否有意义?我未来去往何处?我于天地之间有何关联?

很多时候,我们的过往也是处于破碎、混乱的状态;很多时候我们怅然若失,不知所云;有时候,自己在寻找,但有时候,又像是在追逐。

所以,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书中的人。

1

《暗店街》又称《寻我记》,故事本身很简单,讲述一个身患失忆症的侦探寻找自己真实身份的故事。主人公作为一个有八年资历的私家侦探,以侦探手法去查寻,似乎理所当然,事实上,这并不是侦探小说,在每一个场景里回忆、寻找、释疑,又重新陷入新的疑问里,不停地思考、回忆、怀疑,所有的答案都不是答案,直到小说的结尾,主人公也未能弄清楚自己的身份。

作为一个失去了记忆的人,居依找不到过往,不知道自己是谁?无法认同自己现阶段的符号,于是不断地寻找遗失的碎片,努力去拼凑自己生命原本的模样,废弃的小车站,磨旧的红绒沙发面,泛黄的照片、断片的回忆、支离破碎的线索,重新罗列、拼凑、推翻,时光似是逆流盘旋,生活充满了游离于与不确定,晦涩的文字与忧伤的气息,弥漫在现实与过往的交叉叠影之中,难以剥离,无法重现。

最终,就如同文中的小女孩一样:

「她已经拐过街角,而我们的生命不也正是象孩子的这种忧伤一样,会很快地在暮色中消失的吗?」

追寻,如同一场没有尽头、没有答案的枉然。

2

由此可见,作者的意图不是寻找一个答案,而是在寻找和追忆的过程中,试图诠释到底是什么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自己?

是记忆吗?记忆代表着过去,为什么用回忆也拼凑不出自己的过去?

小说的第一章通过于特之口就提出了一个疑问:

「人为什么总想着过去,为什么不往前看?」

我们大多数人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其实人类都是选择性失忆,过去以一种自我选择的记忆片段存在着,当记忆被阻断,所有的片段都会以旁观者的符号出现,人的一生就会变成一个名字、一个代号以及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小说中,失去了记忆的居依在调查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一个旁观者,他一次次地拿着那张照片问「你不觉得站在旁边的是我吗?」,对方总是报以一个不确定的答案,模糊而又破碎的回忆,无法拼凑出一个人的过去,存在就成了一个「海滩人」:

一生中有四十年在海滩或游泳池边度过,亲切地和避暑者、有钱的闲人聊天。在数千张度假照片的一角和背景中,他身穿游泳衣出现在快活的人群中间,但谁也叫不出他的名字,谁也说不清他为什么在哪儿,也没有人注意到有一天他从照片上消失了。
于特一再说,其实我们都是海滩人,沙子只是把我们的脚印保留几秒钟。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即使在生前,也不比永不会凝结的蒸汽更有质感。”

3

人类历史的记忆,都给了王侯将相、英雄美人,不会留给普通的抬轿、扫地以及端茶倒水的普通人,而我们,大多数正是这些人,如同电影中的「路人甲」或本文中的「海滩人」。

《伪装者》中,郭骑云说:我们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角色,没有人会在意我们。等战争胜利了,会有人把我们清扫干净的。但至少,他会活下来。我们留着他,起码可以证明我们来过,战斗过,我们曾经活过。

对普通人而言,破碎的记忆片段,就是存在的证明。

佩克莱曾说:「我们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类学,一个真正关于我们生活的,不再是令人感到奇异的,而是细致和普通的人类学」。这种人类学的目的在于「描述每一天发生的事情:乏味的、日常的、显而易见的、普通的、平常的事,或背景噪音和习惯,以此来质疑我们耗费时间的方式和生活节奏,质疑那些不再让我们感到震惊的东西」。

人类用记忆片段组合为历史,历史学家不断地通过现存的片段来重新释疑、认知、组合、推翻,如同失忆的居依行走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

记忆是伟大的,但同时也是破碎的、朦胧的,无法完整拼凑的,我们不能从记忆中完全了解自己,即便是一路追寻也未必如愿。人类历史亦是如此,复杂而开阔,充满了疑问与遗忘。

莫迪亚诺的作品「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这本书将二战结束后人们内心的空虚与迷茫诠释的淋漓尽致类,但无论二战也好,现在也好,探寻不可捉摸的命运,依旧是终极的哲学命题。

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有一种特别的感觉,自己就是居依,一直在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