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热干燥的天气是地震的前兆是真的吗?

灼热干燥的天气是地震的前兆是真的吗?

云舞空城,总有一天,我要把中国大好河山看遍,然后从地球科学视角讲给你听

旱震理论是耿庆国在 80 年代提出的一种地震中期预测思想。作为一种学术观点,它有讨论的价值,但作为地震预测方法,并不被学界广泛认可。持此观点的学者,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旱震理论的基本思路,就是大地震发生前的数年时间里,常会发生较严重的旱灾。在耿 1984 年的文章里,他统计了历史上华北地区的 6 级以上地震共 69 次,排除两次记载有问题的剩下 67 个。然后统计地震前后史书中出现的干旱记载,得到这么一个表: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下意识觉得:干旱与地震确实有对应关系。

这里问题就来了:作者在文中以华北及渤海地区(34°N~43°N,108°E~125°E)为研究范围统计历史旱情。可是,怎样才能满足他所说的,【大旱】呢?换言之,统计标准是什么?给出了 conclusion,但 methodology 呢?

  • 干旱具体发生在哪里?受灾地点有多少?受灾面积有多大?持续时间有多久?
  • 干旱发生年份的古气候特点是什么?
  • 干旱发生时有没有厄尔尼诺、火山活动、小冰期、大气环流异常、河流改道、太阳活动异常等一系列其他因素的影响?
  • 而且,如果深究他给出的这个经纬度范围,会发现很多可疑的地方:

这个范围跨过了 400mm 等降水线,西北靠近 200mm 等降水线,南临 800mm 等降水线。包含了很多降水波动剧烈的地区,涵盖了半湿润带、半干旱带和干旱带。

包括了关中盆地、山西盆地群、部分河套地区、黄土高原、华北及山东、辽河流域、内蒙高原等多种地形地貌,覆盖了数个不同的气候带,包括了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气候。这样一来,多变的地貌、降水不均和气候带变化对水旱情况会有很大的影响。

换言之,这样一份历史旱情统计,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因此,建立在这份统计之上的旱震对应关系,也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 没有提供历史干旱的统计标准和详细结果,
  • 不能排除其他因素对旱情的干扰,
  • 要考虑多变的地貌及气候带对水旱情况的影响,
  • 无法剔除历史气候演变的影响。

此外,引起干旱的绝对主要原因是降水缺失。而大气降水的水源更多是来自海洋蒸发产生的湿气。无论是我国东部富有节律性的季风性降水带、东南部的台风降水、西南地区高空槽输送印度洋暖湿气流引起降水、天山伊犁河谷喇叭口一样的地形接纳来自大西洋的最后一滴雨等,决定下雨的根本原因是有没有来自海洋的足够水汽。

(全球水汽分布图及 700hPa 风速风向图,可见影响我国的几大水汽来源:影响伊犁河谷的大西洋水汽末端,西南的印度洋水汽通道、东部地区的泛太平洋水汽)

地下孕震活动引起局部能量升高、地下热流体活动频繁、热流体升高等可能性我们并不排除(地下岩浆上涌这个就免了,脑洞过大)。但问题在于,就算我们把土地架在炉子上烤个透,又能产生多少水汽呢?它的体量能够左右降水吗?

(全球云中含水量及 700hPa 风速风向图。几个箭头示意影响我国的几个水汽通道。东北方向的暗绿色箭头我很存疑:有北冰洋水汽通道吗?)

更何况,中国东部地区作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副热带高压每年都会带来那么一阵子的大范围晴热干旱现象,而且随着副高由南到北的活动规律,这种晴热少雨的情况就像每年的雨带一样从南到北巡游一番。赶上副高异常的年份,地表河流较少的地区发生干旱十分正常——对,我说的就是北方。

所以,对于旱震理论,在了解一些基本气象气候知识后,完全可以做到批判性看待。

但也不应过多苛责一个 80 年代的学者。毕竟当年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的观测手段,也有可能与研究者个人对气象系统的理解欠缺有关。旱震理论的提出遵循了科学的研究手段,遵循了学术界的游戏规则,在较早的年代通过了当时的同行评议,那么他就具有被认真对待的价值。即使在几十年后发现存在方法疑点、成旱机制有漏洞,需要我们加以批判性的看待时,也还是要保持对研究者的基本尊重。

----------------

最后,回到问题本身:

灼热干燥的天气是地震的前兆是真的吗

旱震理论会告诉你是真的。但旱震理论本身有很多疑点与漏洞,这个理论对气象系统的理解存在较大偏差,并不被广大地质工作者和气象工作者所接受。所以,要批判性的看待这种肯定的声音。

更严谨的回答是:干旱炎热的天气与地震,不存在具备高可靠性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