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之外还有其他华夏文字吗?

汉字之外还有其他华夏文字吗?

华夏文字名字很好,但范围不太好界定,姑且认为指在(目前)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文字。

先秦的文字,除了汉字,目前考古界和古文字学界能够确定的只有「巴蜀文字」一种。

文献记载,古蜀国最早的先王是蚕丛、柏濩(伯灌)、鱼凫,三代而下是望帝杜宇、鳖灵,或说是蒲泽,其后是开明。目前认为巴蜀文字即是开明王朝时期使用的文字。公元前 316 年秦惠王在位时秦国灭掉了蜀国,此后这种蜀地的本土文字渐渐废弃。

除了已经早已死亡的「巴蜀文字」,从公元后一直到近代,各民族使用过形形色色的文字(据统计有 30 多种),这其中,只有「彝文」和纳西「东巴文」是完全土生土长、独立起源的文字。在这一点上其同汉字、古埃及圣书字、苏美尔楔形文字、玛雅图画文字是平起平坐的。

所有这些民族文字,从起源角度,大致可分两系:本土外来。其中本土又可根据与汉字的关系归类为汉字衍生的文字、和独立起源的文字等。

下表就根据来源地域分别列出古今各文字(个人笔记,仅供参考)。各文字具体情况一搜便知。

注 1:红色代表已经废止或濒临失传的文字。蓝色代表 1949 年以后新创立的文字。

注 2:女书、水书、巴蜀文字与汉字的关系尚无定论,故归类「其他」。

注 3:朝鲜族使用的文字没有收入。历史上朝鲜最初使用过借用汉字字音的「吏读」文字,后改用训民正音文字,即谚文。

下面对本土的文字做一提纲式的介绍(部分图片取自《中国民族古文字图录》)。

(一)汉字系统

西夏文

  西夏文是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国的官方文字。西夏文共约 6000 多字,结构仿造汉字,形体方整,笔划冗繁,多斜笔。西夏文独立于汉字,但和汉字一样,是一种意音文字。西夏文创制于 11 世纪初,一直使用到元代。

下图:泥金字《金光明最胜王经》(西夏文佛经)

下图:《番汉合时掌中珠》(西夏文汉文词典)书影

下图:西夏文《论语》书影

契丹文

  契丹字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国的官方文字,分大字和小字两种。契丹大字是公元 920 年,由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命人仿照汉字的笔划创制,是一种意音文字,且绝大多数和汉字无关。后耶律阿保机的弟弟耶律迭剌又创制了契丹小字,以表音成分为主。金灭辽之后,于 1191 年废止契丹文。和西夏文比起来,契丹文更方正,更像汉字。

下图:辽上京残石拓片

下图:故耶律氏铭石拓片

下图:《大金皇帝都统经略郎君行记》碑文拓片

女真文

  女真字是女真族建立的金朝的官方文字之一(汉字也是金朝官方文字)。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令丞相完颜希尹等人,模仿汉字笔画,于 1119 年创制女真大字。后于 1138 年又颁布了女真小字。元灭金后,女真字几乎已经不再使用,到明朝后期彻底消亡。

下图:《女真译语》书影(部分)

下图:女真文摹本

方块壮字

  方块壮字是壮族人借用汉字的偏旁结构创造的一种意音文字,至少已有 1300 年历史。《古壮字字典》收入 4900 个方块壮字正体字。实际使用中与汉字混用。

下图:壮族古典经诗《布洛陀经诗》手抄本

下图:《古壮字字典》中的一页

方块白文(僰文)

  方块白文是云南大理的白族早期使用的一种意音文字。一部分借用汉字(借音或借意),一部分是仿造汉字结构造出来的形声字。

下图: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下图:白族诗人杨黼所作的《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碑影

(二)独立系统

彝文

  彝文产生不晚于汉代,是一种独立起源的意音文字。彝文一个字形代表一个意义,独体字占多数;其构造方式同汉字类似,每个字都归属一定的部首。彝文是一种高度成熟、发达的文字。明代以来,彝文使用广泛,彝文古籍也浩如烟海。比较重要的如《西南彝志》,成书于明末至雍正初年,全书 26 卷,37 万余字。可以说「彝文」是汉字之外,「表意 / 意音文字」的一个活着的范本,对理解表意文字构造的一般规律,有绝佳意义。(可参考:黄建明《彝文文字学》,民族出版社,2003)

下图:《西南彝志》康熙三年至雍正年间抄本

下图:《训世诗》 (彝文版《三字经》)清四川刻本

东巴文

  东巴文是云南纳西族的文字,产生于约公元 7 世纪,是一种独立起源的象形文字,共约 2 千多个单字。东巴文从未在民间通行,主要是从事宗教活动的纳西族经师使用。目前大约有 2 万本东巴经存世。东巴文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已知唯一保存有大批完整材料、且依旧活着的象形文字,是研究文字起源的活化石。

下图:东巴经《扉画经书》一页

下图:纳西史诗《创世纪》手抄本一页(国家图书馆藏)

尔苏沙巴文

  尔苏沙巴文是四川凉山和雅安地区尔苏人使用的文字,是一种图画文字,只有 200 多个单字,较为原始,主要用于宗教活动。据各地保存经书的沙巴(祭师)们回忆,这种文字已经传了二十多代,大约 4、500 年。尔苏沙巴文在 1980 年代才被外界知晓。

下图:尔苏沙巴文历书《虐曼史答》(甘洛本)一页

下图:尔苏沙巴文记数、方位及卜卦历书一页

(三)其他

水书

  水书是水族曾经使用的文字。水书是一种以象形和会意为主的表意文字,形状类似甲骨文;同时也借用了少量汉字,但往往反过来或颠倒着书写。水书并不能完整记录语言(水语),主要用于占卜等宗教活动。水书(自创符号)与汉字的关系尚不清楚。

下图: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之水书《六十龙备要》(贵州三都档案馆藏)

下图:某拍卖会上拍卖的水书一页

女书

  女书是一种女性专用的文字,起源于湖南永州的江永县。史志中从无对女书的记录,1980 年代才引起世人注意。女书是一种类似汉字的方块文字,借用了很多汉字的偏旁部首,但书写时以斜笔、弧线为主。女书是一种单音节音符字的表音文字(介于汉字与日文假名之间),其与汉字的关系尚无定论,独立起源或变异汉字的观点都有。2004 年 9 月 20 日,阳焕宜——女书的最后一位自然传人谢世。

下图:写在手帕上的女书

下图:《女汉字典》(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中的一页

巴蜀文字

  巴蜀文字属于古蜀开明王朝的文字,时代大致在战国。主要出现于 20 世纪考古出土的巴蜀铜器、兵器、印章上。目前可以辨识的有 300 多个单字,但是明确解读者极少。巴蜀文字较为原始,图画性很强。李学勤先生将巴蜀文字分为甲乙两类:称图画性较强的所谓「巴蜀图语」或「巴蜀符号」为「巴蜀文字甲」;称脱离了象形而走向符号化的巴蜀文字为「巴蜀文字乙」。(可参考:段渝《巴蜀古文字的两系及其起源》,成都文物 1991(3),冯广宏《巴蜀文字的期待》,文史杂志 2004-2005。)

下图:冯广宏《巴蜀文字的期待》中的字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