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声调语言中,一般正常说话,什么调型会出现得最多呢?

在非声调语言中,一般正常说话,什么调型会出现得最多呢?

UntPhesoca,语言学/古典音乐/ACG/轨道交通

对于非声调语言来说,“音节”的音高走向可能是没有意义的,“词”的音高走向或者“韵律单元”的音高走向可能才有意义

虽然我没具体看过统计,但印象中这种音高走向出现最多的是降调。从原理上也很好论证这种倾向:重音通常具有更高的音高,因为用力、音量大、音高高在物理上是同步的。同时,重音处的音高通常和前面断开而和后面连上。(假设有后面)后面非重音的音高更低,因此重音处更高的音高会实现为降调,或者是跟后面一起实现为降调

当然,最明显的反例是印度英语。一般英语的重音音节都是高的,但印度英语重音是低的(可能和印度本土语言的重音实现方式相关),这就导致印度英语有很多听起来很“滑稽”的低降升调。不过这个低降升调汉语母语者似乎很容易把它听成纯升调

如果扩大到语调的话,陈述语调自然是一个降调。一方面,气流 / 气压在换气之前总是越来越小的,自然形成了下降的语调;另一方面,疑问倾向于结尾用升调,陈述就需要和它拉开距离。这里有更多:

为什么人说话表示疑问要用升调?


具体到题主提到的我那个报告《再谈中古汉语的四声》,看起来我为早期中古汉语构拟的声调如果算上分阴阳,音高曲线是这样:

黄:平声 绿:上声 蓝:去声

但如果把平声去声的后半部分截掉,就变成了这样:

黄:平声 绿:上声 蓝:去声

这是不是就变成了非常“合理”的平声平、上声升、去声降了呢?而被截掉的虚线部分,我们可以只理解为“无意义”的延长,而不见得要当成声调的一部分

一个非常类似的现象是胶东官话在读单字调时(或者缓慢读声调时),声调结尾常常会被附加一个下降,许多文献都曾提到,我们去听的话也会感受很明显。但这个下降不需要视为本调的一部分,甚至不需要视为声调的一部分,它就是个自然的语调下降。1900 年巴黎世博会的北京话单字调录音中,阳平也常常有一个降尾,这在今天是几乎不存在的,于是今天的我们听起来也很明显:

反过来,北京话阴平即使是新派,在语流中也时不时能听到凸降调的读法(如同上图),母语者似乎对阴平降调段的存在就不以为然,仍感知成平调。以前的我自己也是这样。因此,我们不妨猜想中古汉语平声也是如此,平段是必备的和可感知的,而虚线的降段只是自然延长的结果


最后,重申一下我在报告里的观点:我认为早期中古汉语的声调仍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不能用研究现代汉语声调的范式去对待,没办法也没必要用五度标记法描述。而且我们可以更加理直气壮地说,不用五度标记法是因为它在此并不是合适的工具(才不是因为我们无法知道具体调值呢!)。就算我们真的去调查这样一种语言,我们也不会用五度标记法去记录它(哼!)

我个人更倾向于使用声调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