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研究的电动汽车移动式充电方式都有哪些?有哪些优缺点?

目前研究的电动汽车移动式充电方式都有哪些?有哪些优缺点?

Will.liu,十年汽车生涯,怎能不白头。

按照无线充电的原理,现在公认比较成熟的方式有三种。

  • 电磁感应
  • 电磁谐振
  • 无线电波

电磁感应

利用通电线圈的交流电变化,产生磁场(传输端)。该磁场将会无视非金属的阻隔,传递能量到附近的线圈上(接收端),再由磁场转化成电能。

也许,还记得高中物理的同学会觉得这个画面眼熟,的确是的,这就是变压器的原理,电磁感应嘛(这个原理最早在 1830 年,美国科学家亨利的磁生电的实验中得到了证明。)

说到电磁感应方式的静态无线充电,说到其优点,就是结构简单,电磁场能穿透一切非金属的物体,也就意味着水泥,玻璃这种非金属材料也不能阻隔能量传播,特别是电磁感应的传输功率足够大,能够轻松达到数百千瓦的功率传输。

电磁感应充电,已经在手机等小型数码上应用很多年了,使用方法就是把手机贴合在输出磁圈上,只要对准了,就可以开始充电。

电磁感应的缺点就是供电端和受电端的距离过短,在韩国的无线充电公交车的早期实测中,发现两者距离 1CM 以上,传输的电量只有 80%,而如果隔开了 12CM,传输的电量只有 60%。这也说明了,这种电磁感应的静态充电的适用范围,必须是车体和充电端密切接触才能有好的能量传输效果。

如同现在推出来的汽车静态无线充电技术,基本也是这样贴合的状态。

车辆停到指定位置,然后下方的充电装置上升,贴合到汽车端的接受装置,两者密切接触,开始为车辆充电。

国内的车型,今年推出的智己 L7,也支持 11kW 的无线充电。从图片上看来,应该也是采取的电磁感应的静态充电方式。自动泊车定位,输电端和接收端靠拢,然后开始充电。

但这种静态充电方式,也有其弊端,这个就如同手机的无线充电一样。

就是定位如果不准,双方线圈对应位置有偏差,是无法进行正常能量传输的。从目前的解决方案来看,除了地面标识需要做好引导,司机必须严格按照定位停放之外,就是做大了充电输送端的平台。

但电磁感应的弊端是传输能量的距离太短了,车底充电端要做到距离地面很短甚至贴合到地面,而且必须要做到短时间内定位。

2022 年的 1 月,成都开通了首条无线充电公交线路 1058 路。

从石羊公交充电站出来,就是府城大道西段。12 点 30 分,委员和专家们登上一辆牌照为川 A07999 的 1058 路社区巴士。这辆公交车绿白相间,前窗玻璃下贴着“无线充电”4 个字。乍一看,没发现它与其他行驶在大街小巷的社区巴士有什么大的差别。不过,车的底盘很低,一抬脚就上了车。这辆电动公交车内同样配备逃生用的紧急按钮、安全锤和灭火器等设施。
吴孟强和司机曹师傅聊了起来。有 10 多年驾龄的曹师傅说,开电动车,点火、起步、换挡都与普通公交车一样。不过,电动公交车起步加速都很平稳,几乎没有噪音。
曹师傅把车开到 1058 路终点站天长南路,罗强注意到公交站的地面画着一个 WIFI 符号。负责该项目的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陈孜说,无线充电区域就设在终点站,地下埋有电线圈,只要将电动公交车停在上面就能充电。司机通过方向盘边的一个“PAD”液晶显示器,可以看到车辆每块电池的情况,也可以点击选择充电。通过 WIFI 信号,路边的“配电箱”就自动开始送电,每两分钟可充 1 度电。

这种静态无线充电实际扩展后,可以在每个停靠的车站和终点站进行短暂充电,因为一辆公交汽车一般途经 20 个站点,一个站点停一两分钟,终点站修整 20 分钟,一趟的沿途加起来可以充电一个小时。

只要解决快速定位的问题,司机一下就能把车身停到充电点,实际就可以利用这短短的几分钟进行充电。关于这类的专利,我查了下,已经有了相当多的储备。比如利用光伏储能,来给停下的公交车供电。

现在商用比较成熟的,应该是德国庞巴迪的 Primove Ebus 系统了,从 2013 年投入第一台无线充电的纯电巴士,利用站点、低速爬坡路段、终点站三个充电位置,来对电动巴士进行充电,至今已经跑了几十万公里。

Primove 技术包括:Charging 、Battery、Propuision and controls.

Primove Charging 200 技术参数

据有关统计,截止到 2018 年底,一共有 26 份 primove 无线充电欧洲专利,涉及到车地通信(双边控制、车辆停靠)、磁芯和线圈技术、电路拓扑、控制技术、其他工程类专利。

但以上的电磁感应充电模式,需要在较低速环境下,而且需要路面极为平整,对路面洁净度(路面遗留金属渣屑)也有要求。如果线圈之间有金属杂物进入,会形成电涡流,产生安全问题。

要进行真正的快速行驶的动态无线充电需要更宽广的路面适用性,需要满足输送端和接收端的距离能超过 15CM 甚至更远,而不是必须要输出端和接收端紧密贴合。

这个时候,就要提到一个中程无线充电技术了,能够较远距离进行能量传输的电磁谐振技术。

电磁谐振

利用接受天线固有频率和发射场电磁频率相一致时,两者引发的电磁共振,产生强电磁耦合,利用辐射磁场实现电能的高效传输。

比方说,运输交流电的频率为 50HZ(一秒内 50 次周期变化),我们利用调制器把传输端的频率设定为 X HZ,然后在接收端(车辆上)也设定为 X HZ,那么在一定的范围内,两者磁场发生共振,就会实现能量的传输过程。

其优点是传输距离远大于电磁感应,可以进行大于 10cm 的电磁感应的能量传输,即便在 3-4m 的传输距离上,传输功率依旧可以达到数千瓦。

2008 年,英特尔在美国 IDF 上展示无线共振能量链接(WREL)技术

其优点在于输出端和接收端的距离可以比较远,也就意味着如果是用在公路上,输出端可以埋在比较深的地方,不会轻易被大车碾压遭到破坏,抗压能力较强。另外可以适用于快速行驶的载体充电,比如应用于高速铁路列车的充电。

但现阶段的难点也很多,系统建模、电能变幻拓扑结构,电磁耦合机构设计,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负载识别及异物检测,电磁兼容及电磁屏蔽技术都需要进一步的设计与优化,以及相关标准也需要官方制定。

按照电磁共振的原理,我们可以设置导轨模式的动态供电模式。利用道路下方铺设的发射导轨给路上驾驶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根据外界因素,实时调节发射功率因数的频率跟踪控制技术,利用这套电磁共振的动态无现能量传输技术,应用于动态充电的场景。)

其中的困难点,就是如何保障输出端和接收端的频率在任何状态下的完全相同,所以即时调频是其中的核心难点。

导轨模式可以分为单级导轨模式和多级导轨模式(单层多级导轨,双层多级导轨)。

最后一个中远程的无线射频电力传输,原理是将电磁波发射出去,在接收端把电磁波转为电流,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十米及以上,但因为功率较小,只支持毫瓦级别,无法适用于车辆,可以用来给微型电池充电,这里就不多提了。

以上讲述了一些无线充电技术的运用方面,对比有线充电,无线充电能有效减少车载电池重量(容量),充电方便快捷,不用人工挪动充电设备,无直接触电风险,充电设备也无接触摩擦的损耗,能适应多种恶劣天气情况。

其缺点就是目前无线充电装置成本过高,无论是电磁感应还是电磁谐振,因为输出端的设备有部分需铺设在地下,相关申请周期漫长(时间成本),前期费用投入高(建设成本),且维护、维修费用(后期成本)较高。

比如最简单的公交车终点站感应式充电,因为要破土开挖,前期就要向城建管理报批。充电需要增加的地面配电箱,占地也需要相关部门报批。且因为埋设地下,地面还会做水泥等硬化措施,后期如果输出端出现问题,维修起来并不方便。且传输能源方式的能量过大,会产生强电磁场,即便做了电磁屏蔽处理,一旦发生故障,也容易造成周边的电磁辐射污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朱春波, 姜金海, 宋凯,等.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 41(2):60-65.

2.高建强,宋超,王平,巩志贵,专利,电动公交车沿线站点无线充电系统,20180511.

3.李斌, 刘畅, 陈企楚,等.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J]. 江苏电机工程, 2013, 32(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