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燕子喜欢在人类家里筑巢?

为什么燕子喜欢在人类家里筑巢?

风言林梢,人类文明,一切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文明而已。

既然收录“云赏春光”,说说今春的燕子吧。

今春知友刚记录到的场景(留意左上角)
去年此时记录到的场景

这两张图对我来说很珍贵,罕见的场景,都是燕子迁徙刚归来时发生的。近期在燕子吧收到诸多反馈,刚返乡的燕子夜晚不归(白天偶尔来看巢),3~5 天后正常归巢。它们去了哪里?

鉴于燕子家族之间互动频繁的事实,家族 party 聚会的可能很大。不过一般在户外某处的天空或电线绳子,室内聚会的场景难得一见。至于聚会的具体内容,小家伙们“交谈”什么,本人一无所知。当然我不认为这种 party 一定是燕族所独有的。对它们了解的越多,就发现自己了解的越少。(以下为原回答)

------------------------------------

作为民间最为熟悉的鸟,燕子却有着许多未解之谜,比如作为候鸟是如何飞跃茫茫大海千万里而准确导航回归家园的?远在南洋、澳洲、非洲的它们如何得知万里之外的北方家园春天来了?燕子家族成员之间、家族内外之间是如何交流的?其实,我们对众多自然生物的了解也许只是个皮毛。

尚未发现相关的古代史料记载,那时候人类还未发明成熟的文字,所以真相如何也许永远无从知晓。以下是本人长期救助燕子、阅读相关资料并自我思考得出的一些观点,无以代表事实。

全世界的燕子据统计有 19 科属 80 多种,在国内常见的有家燕、金腰燕、白腰雨燕、普通楼燕、岩燕、崖沙燕、毛脚燕等属种,其中只有家燕与金腰燕常驻人家筑巢。白腰雨燕、普通楼燕的一部份在高大的建筑筑巢(古建筑、学校等公建),一部份在野外(石洞、崖壁、桥下等处)筑巢,民宅不多见。毛脚燕巢址在野外、室外皆有。沙燕则在野外崖壁凿出巢穴。

所以题主所说在人类房间内筑巢的“燕子”并不准确。金腰燕的巢在室内外皆有,屋檐下走廊里居多。在“房间里”筑巢的则以家燕为多,其由此得名。

1、家燕(雀形目|燕科),腹部白色,背部蓝黑色,戴着红围脖
室内家燕的碗状的巢
2、金腰燕(雀形目|燕科),腹部麻栗色,腰部黄色,体型与家燕相当
走廊里金腰燕的半个葫芦状的巢
3、沙燕(雀形目|燕科),羽毛灰褐色,体型与家燕相近
仅在野外穴居,沙燕在崖壁的巢穴
4、白腹毛脚燕(雀形目|燕科),喉部、腹部、腰部皆白色,体型与家燕相近
毛脚燕多在野外崖壁、桥下筑巢,巢半球形
5、普通楼燕(雨燕目|雨燕科),体型约为家燕的 3 倍
部分在野外筑巢的普通楼燕
6、白腰雨燕(雨燕目|雨燕科),腰背部有白羽,体型、习性与楼燕相近
7、小白腰雨燕(雨燕目|雨燕科),体长约为白腰雨燕 2/3,习性相仿

鉴于以上多种燕子筑巢选址的特点,相信在人类学会营建住房之前,家燕也同其他在野外筑巢的燕子一样,是在山洞、崖壁等野外生存繁衍的。

贵州惠水燕子洞,据悉数十万只雨燕安家

考古资料显示:20~70 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18000 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皆穴居于山洞,于是契合点出现了:至少早在 20 万年前,一部分燕子就可能与进化中的古代猿人——北京人同住于山洞,开始了人燕共处的关系,实则可能更早的起始于第一批古人类进驻山洞居住。人燕第一次在山洞偶然相遇了,开始共栖一洞。

山洞穴居时期

直到氏族公社阶段古人类走出山洞,学会在平原地带种植谷物,农耕文明开始了,而在农田上方大量捕虫的燕子无疑成为了古人类生存的好伙伴,而得到古人类的保护甚至作为神鸟崇拜。

在河姆渡氏族时代人类学会建造干栏式房屋,在半坡氏族时代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因农田上空飞虫多,选择就近筑巢而离开山洞为生存繁衍所需,曾与人类有着共居体验的一部分燕子终于离开山洞,进驻人类房屋筑巢,再次与人类共同生息。

房屋居住时期

农田空间觅食——人为加护——就近筑巢,逐渐进化为燕族(主要为家燕与金腰燕)在房屋筑巢生存繁衍的普遍现象而代代遗传。

诗经《商颂·玄鸟》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里的“玄鸟”虽有争议,多数观点认为就是燕子,玄即黑,意指商王朝由燕子而诞生。自人类有文字文明时起,家燕在百姓家筑巢的记录就贯穿了整个历史。

原因之一:古代民居的木屋架结构适合筑巢。大多数燕子的巢皆以泥巴为主材,混以草茎、麻线等加固,最后铺上柔软的干草、羽毛、头发等。古代民居建筑几乎全部以原木为屋顶架构,其水平的檩木泥巴容易固定,这为家燕在室内筑巢提供了可能,而其他鸟类以干草、树叶、树枝为主材的巢在室内则无可着力。

原因之二:农夫欢迎庄稼的守护神前来安家。燕子皆为食虫鸟,家燕更为习惯于在开阔的田野上空翱翔捕食蚂蚱、飞蛾、叶蝉、蟋蟀、蚊蝇等害虫,且每天捕捉数量可达数百只,整个春夏一窝燕子会吃掉数十万只飞虫,在那没有农药、农作物产量低而常常食不果腹的年代,燕子简直就是庄稼的守护神。农夫对之深为感激,视为瑞鸟、吉祥鸟,对之呵护有加而愿意接纳家燕进入室内安家。

原因之三:栖息人家比野外有显著优点——

1、得到强者的保护,得以躲避食肉鸟(喜鹊、伯劳、隼类)、蛇类等天敌,尤其是麻雀的攻击。

2、规避恶劣气候,没有暴风雨侵袭,早春可避倒春寒,夏季育雏可避酷热。

原因之四:家燕通人性。家燕是一种灵性很高的鸟,对人类的举动、声音、情绪、氛围具有高于其他鸟类的感知能力,意即俗语“通人性”。它们能感受到农夫的善意,而愿意亲近人类。这种关系在人类之中代代传承,在家燕之中代代相传直至进化录入基因,终于有一天,第一对勇敢的家燕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登堂入室来筑巢。而后所有的家燕也逐渐进化至这一步,农夫喜出望外,瑞鸟前来宅子安家,视为吉兆而欢迎不及。

而其他一样捕食飞虫的燕子至今仍在户外筑巢生存,如金腰燕的巢址选择则进化止步于野外过渡到室内的中间地带——屋檐下或走廊里,不得不面对麻雀、食肉鸟、暴风雨的骚扰侵袭等生存危机。

家燕的真实故事:

1、留恋 - 齐鲁晚报_矫友田

2、燕解人意_咚咚锵锵

3、一个关于人与燕子和谐相处的感人故事_毛毛虫

原因之五:巢的材质与觅食区域决定了筑巢位置。因为种植庄稼的原因,田野平原地带飞虫多,食物充足,但缺乏可在野外营巢的地点,如其他燕子常选择的山崖、洞穴、石缝、陡坡,而以泥巴为主材的燕巢也不适于树木,在人家筑巢为不二之选。

原因之六:家燕——勤劳的劳动人民的化身。家燕筑巢时的点点滴滴、日复一日的衔泥叼草,喂养雏燕时片刻不停的不辞辛劳,简直就是勤劳的劳动人民的化身,劳动者在燕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知之深,爱之切,而欢迎栖居室内。

于是乎,家燕为农夫捕捉害虫,农夫为家燕筑巢繁衍提供庇护,除了互助互利,亦为亲善本能。久而久之,这种信赖关系渐渐深入扩展到了整个人类与家燕两个种族之间。家燕与人类和谐共处一室既是自然生存进化的结果,也有民间人为长久推动的成因。家燕与金腰燕不在无人居留的建筑内外筑巢,此为信赖人类、寻求庇护的有力证明。但家燕依然保持着自然生存的状态,食物获取、筑巢育雏、活动栖息等完全自己自由,与人类保持着微妙的距离,不同于驯养的禽畜、宠物。

------------------------------------

家燕是亿万自然野生动物之中唯一主动亲近人类的,是人类在大自然跨界的朋友。在传统农耕文化中燕子是守护庄稼的益鸟,家宅吉祥之鸟;在文人笔下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忠贞爱情的象征。

报春的使者

注:图片来自网络,谢谢!

当农耕文化让步于主流的城市文明,远离乡村环境的城市人群渐渐淡忘了人燕几千年来的跨界友谊,保护燕子的传承逐渐失落,而难以理解乡间对燕子来家里筑巢的宽容,以及小小燕子居然来室内安家的“胆量”,家燕对人类的无限信任常常招致冷遇也就不奇怪了。明明在强势的人类面前没有任何自保能力,尚敢于入室来筑巢......

无论我们在哪里,总得吃饭。燕子保护粮食果蔬少于被害虫破坏,保护我们少于被农药毒害,保护我们少于被蚊虫叮咬......我们不应忘记。

自然友好,即在不影响生存的前提下,人居环境对自然生命持以开放、平等、友善、和谐共生的原则,是为人与自然关系的至境。

燕子亲近人类的另一面结果,就是其生存受到人居环境变迁带来的多种影响:

影响一:筑巢位置的大量消失。现代建筑形式的改变,导致燕子失去了大部分可供筑巢的位置。民居室内屋顶结构由传统以檩、椽、梁为主要构件的木屋架变成了平面楼板,家燕无法筑巢。内外墙壁皆过于光滑,泥巴很难粘附。即使筑巢了,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坠毁的概率事件。

影响二:筑巢主材——泥巴难觅。在所有城市,除非在公园水岸或者雨后的工地,才有机会找到泥巴。随着城市景观环境及城市物质形态的演变,筑巢的泥巴愈加难寻,燕子从城市消退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一些农村当地政府为了搞复垦、土地置换、增加商业用地供应,推平池塘、壕沟,增加了燕子获取泥巴的难度,尤其是夏季酷热天气时鸟类的饮水问题,而燕子活动空间范围不大。

影响三:现代生活观念不再接纳燕子进门。曾几何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淳朴民风,现已成为传说。在敝人年少时代,家家白天敞开着大门,即便没人也是如此。燕子自由出入,家宅也是属于它们的。而现代从乡下到城镇,家家平时皆关门闭户,窗户有纱窗。

影响四:卫生观念不再欢迎燕子来筑巢。以前老宅在燕巢下通常会悬挂一块纸板,接住粑粑。而现代的室内除了人类与宠物,不接受一切活物,更勿论会拉粑粑的燕子了。全国的小区楼道、街道,被保洁与环卫每年捣毁的燕巢、致死的雏燕何止百万!

影响五: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使燕子失去了保护人。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席卷全国的城市化进程使农村常驻人口大幅减少,空房、空村、拆迁、并村的现象普遍。民工潮对于传统农村的改变则更为彻底,大量青壮年涌入城市打工,农村房屋长年空置,仅在燕子已南迁的过年期间使用,使燕子失去了依赖的保护对象。无人居住的房子不是家,对于人和燕子都一样。

影响六:保护燕子的意识淡薄。当传统农耕文化让位于现代城市文化、商业文化,乡村受打工潮的冲击,大量人口脱离耕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逐渐疏离,保护燕子的意识从观念较强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到观念渐淡的父辈,再到无知无畏的儿孙,从人们的意识中逐渐淡漠,许多年轻人甚至连燕子都不认识,缺乏教育的熊孩子捣毁燕巢时有发生。

敝人所在的杭州市区,去年个人仅见一窝孵化出巢的燕子。今年春季仅见到两次、两只燕子,其中一只正处于迁徙途中。老家乡下村庄,有燕巢的房屋不到 1/3,与 2000 年前农村几乎家家有燕巢、城市燕子也常见的情形相比,如今全国的燕子(家燕与金腰燕)种群数量粗略估计锐减 50~70%,未来仍将继续减少。燕子对许多人来说已是儿童少年时期伴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记忆,作为农耕文明的象征物随同农耕文明一同式微。而那首儿歌《小燕子》,对许多当今的少年儿童来说,已然成为传说。

与人类共栖一屋是为了寻求庇护,在现代遭遇的更多是冷遇。然而,几千年进化至基因的本能没有改变,燕子学会了见缝插针的筑巢,在平滑的墙面筑巢,被一再驱赶而仍不放弃,被一再的毁巢而又反复修补……

迁徙归来的燕子如若发现巢没有了,基本上都会在原来位置重新造一个。对燕子(家燕与金腰燕)来说,真正的家不是巢,巢没有了可以再造。真正的家是房子,或者说是有人居留的房子。如果房子没人住了,燕子也会离去。人类的身边才是燕子(家燕、金腰燕)的归处。

自恃居于万物顶点的傲慢与冷漠,因此野生动物皆躲避远离人类而去。如果对燕子这般亲近的生灵都无意善待,除了人类自己还会有谁愿与我们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