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冲击心灵和视觉的野生动物照片?

有哪些冲击心灵和视觉的野生动物照片?

小星有鬼,没用的生物学知识又增加了

一起看看近年来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的那些优秀的参赛和获奖摄影作品。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Larry Taylor

照片拍摄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一处峡谷,摄影者 Larry Taylor 发现一只正在追捕猎物的白鼬,它朝着一只毛茸茸尾巴的林鼠跃去,却没能命中目标,摔进了雪地里。这只白鼬但它并未气馁,立刻又冲回岩壁,准备再次尝试,以惊人的速度沿着悬崖岩壁的裂缝向上窜。

Twist and Jump,Jose Manuel Grandío

西班牙的摄影者 Jose Manuel Grandío 在法国阿尔卑斯山旅行的最后一天,发现了这只正在空中跳跃的白鼬。这只小型哺乳动物在刚降下的新雪间纵身腾跃,在何塞眼中,这一幕堪称 “活力四射的尽情展现”。

科学家将白鼬的这种行为称为 “dancing”,但对于其背后的动机,目前尚无统一观点。一些研究者认为,这种动作是为了迷惑猎物;另一些则认为,它可能与寄生虫感染有关。

Deadly Bite,Ian Ford

摄影师记录下了美洲豹在潘塔纳尔湿地捕食凯门鳄的瞬间 —— 美洲豹一口咬住凯门鳄,使其丧命。当时,摄影师跪在船上,恰好处于最佳拍摄位置,亲眼见证了这只美洲豹对毫无防备的雅卡雷凯门鳄使出致命一咬 —— 这一口足以咬碎猎物的头骨。

南美洲的潘塔纳尔湿地是全球美洲豹密度最高的区域。美洲豹通常为独居动物,但这片湿地的猎物资源十分丰富,它们无需为争夺食物而竞争。因此,人们曾观察到这些大型猫科动物一同捕鱼、同行甚至嬉戏的场景。

Wetland Wrestle,Karine Aigner

摄影师在巴西潘塔纳尔湿地捕捉到了一条黄水蚺将身体缠绕在雅卡雷凯门鳄吻部的画面 ,她观察到,二者持续进行着一阵阵爆发力十足的角力,而大部分争斗过程都发生在水下。

评委表示,这张照片的非凡之处在于 “捕捉到了一个看似平静的瞬间 —— 倒映着光影的静止水面、相互对峙的两个对手、缓慢吐着舌头感知空气的蛇。事实上,人们几乎很难分辨出谁是捕食者,谁是猎物”。

凯门鳄的食谱广泛,蛇类也在其捕食范围内;而随着黄水蚺不断长大,它们同样会捕食爬行动物。因此,在这场对峙中,很难说清谁才是主动发起攻击的一方。

Fishing Snakes,Bhavya Joshi

棋斑棱鳞蛇(Checkered keelback)常见于水域及周边栖息地,在这张照片中,棱鳞蛇捕食那些试图挣脱水流、加速逃窜的鱼儿。

Duel at the Den,Anton Sorokin

在北卡罗来纳州的这条溪流中,两只隐鳃鲵为争夺洞穴而打斗。这场争斗最终以 “原住民” 死死咬住入侵者扭动的身体才宣告结束,而且这一咬就持续了两个小时。

这种大型蝾螈体长可达 75 厘米(2.5 英尺)。它们通常固守在河床岩石下的洞穴中,并且会长时间独居。到了繁殖季节,雄性隐鳃鲵会为争夺洞穴的控制权而相互争斗 —— 雌性隐鳃鲵会将卵产在这些洞穴里。

Centre of Attention,Georgina Steytler

一群雄性道森掘地蜂簇拥成 “球”,争相接近一只雌性掘地蜂。

每年春天,当雌性道森掘地蜂从蜂穴中羽化而出时,周围都会围满争相与之交配的雄性个体。交配完成后,雌性掘地蜂会挖掘一个新的洞穴,在里面填入花粉、蜂蜡、花蜜,并产下卵;来年春天,孵化后的幼蜂便会从这个洞穴中羽化而出。

Picking Through the Bones,Daniel Browne

食腐鲨鱼正利用一具鲸鱼尸体觅食。

Lumpy Lamprey Huddle,David Herasimtschuk

一群洄游的七鳃鳗正前往上游的产卵地。这些七鳃鳗先是在巨石间稍作停留,随后便扭动身体,奋力游上俄勒冈州威拉米特瀑布(Willamette Falls)12 米(约 39 英尺)高的落差,前往它们的产卵地。

七鳃鳗的生命始于滤食性幼体阶段,它们会在河床中穴居长达六年之久,之后才会洄游至海洋。在海洋中,它们以吸食活体鱼类的血液为生,直至性成熟;随后便会返回河流,逆流而上前往河流源头产卵,产卵后不久便会死亡。

Race for Life,Donglin Zhou

中国摄影师周东林见证了一幕充满张力的场景:一只雪豹正在捕猎一只兔狲。当雪豹突然发起行动时,周东林起初以为它在追捕旱獭 —— 一开始并未发现那只 “与岩石融为一体” 的兔狲。这只小型猫科动物奋力逃窜,但它短短的四肢根本无法与肌肉发达的雪豹抗衡;雪豹则凭借又长又粗的尾巴在斜坡上奔跑时保持平衡。不到一分钟,雪豹就将猎物叼在口中,随后带着猎物返回自己的洞穴。

雪豹与兔狲均拥有极佳的伪装能力,极难被发现。已知大型猛禽和狼会捕食兔狲,但雪豹捕猎兔狲的场景却十分罕见。周东林理解这只年轻雪豹的捕猎需求,却也为兔狲的死亡感到心痛。她解释道:“这只兔狲有三只两个月大的幼崽,还未具备独立生存能力,当时就藏在附近一个废弃的旱獭洞穴里。”

经过与向导和森林巡护员的商议,周东林获得了当地政府的许可,将公路上被撞死的鼠兔放置在雪豹洞穴附近(为兔狲幼崽提供食物)。三周后,这些兔狲幼崽已经能独立捕猎;不久之后,人们发现其中两只幼崽与它们的 “姨妈”(推测为兔狲母亲的亲属)及其五只幼崽生活在了一起。

Ice Bed,Nima Sarikhani

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遥远北极地区,一只北极熊在一座小冰山上刨出一张 “床”,随后安然入睡。

尤卡坦鼠蛇猛地一口咬住了飞行中的蝙蝠。在这些洞穴中,每天日落时分,都会有数千只蝙蝠飞出洞穴,开启夜间觅食之旅。但此时行动的不只有蝙蝠:饥饿的鼠蛇会从石缝中爬出,悬挂在洞穴顶部,等待蝙蝠进出时伺机捕食。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蝙蝠 “外出潮”,鼠蛇捕获猎物的概率也随之提高。

尽管捕食者(蛇)与猎物(蝙蝠)在黑暗中无法用视觉看清彼此,却各自拥有在暗处定位对方的方法:蝙蝠通过回声定位精准察觉鼠蛇的位置;而鼠蛇则能感知蝙蝠飞过时的气流波动。尤卡坦鼠蛇没有毒性,它们捕猎时会将猎物整个吞下,以此置其于死地。除蝙蝠外,鼠蛇的常规猎物还包括小型啮齿动物、鸟类、青蛙和蜥蜴。

The Bat Snatchers,Mark Whiten

傍晚,在马来西亚婆罗洲的戈曼东洞穴,每分钟最多有 1.4 万只蝙蝠飞出洞穴,开启夜间觅食之旅,寻找昆虫为食。一对双角犀鸟正守在某处,只要有蝙蝠飞到够得着的范围,它们就会猛地啄击。

双角犀鸟主要以水果为食,尤其是无花果,但它们也会捕食昆虫、蜗牛、蜥蜴、鸟蛋、鱼类、小型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它们没有锋利的爪,在空中也不像猛禽那样灵活。它们依靠双眼视觉和精准的喙,在蝙蝠飞行过程中将其啄住。

Bear bonanza,Adam Rice

一群身披红色的繁殖期大马哈鱼正在躲避一只饥饿的棕熊追捕。

棕熊会采用多种捕猎技巧:有时在浅水区将大马哈鱼按在水底;有时在鱼逆流跳跃时伺机捕捉;甚至会从其他熊口中抢夺猎物。一只体型庞大且捕猎成功的棕熊,一天可能捕食 30 条甚至更多大马哈鱼,但它们通常只吃营养最丰富的部分 —— 鱼皮、鱼脑和鱼卵,其余部分则会丢弃。

Coral Connections,Alex Mustard

幽灵虾虎鱼在海扇的分支间穿梭游动。

幽灵虾虎鱼通体半透明,能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它们的体长最大不超过 3 厘米,会将柳珊瑚海扇当作庇护所或觅食平台。

All Aboard,Jorgen Rasmussen

一只箱形水母、一条鱼与一只船蛸共同出现在画面中。

夜幕的掩护下,数百万只浮游动物从深海向上迁移,前往靠近海面的区域觅食,这一现象也吸引了水母等体型更大的捕食者随之而来。受此景象诱惑,摄影师潜入水下 20 米深处,见证这场生态奇观的展开。在一片漆黑的环境中,他偶遇了这 “三者组合”。他一边躲避箱形水母致命的触手,一边设法为这些半透明、易反光的拍摄对象调整出最佳光线,最终将这三种截然不同的生物从黑暗中清晰定格,呈现出它们共处的画面。

箱形水母那伞状的身体内部,藏着一条鲹科鱼类 —— 这条鱼很可能是被箱形水母用强力螫刺杀死的。箱形水母长有布满剧毒的长触手,与大多数水母不同,它们是具有主动游泳能力的活跃捕食者。

而紧紧附着在箱形水母身上的,是一只船蛸 —— 这是一种小型章鱼,也被称为 “纸鹦鹉螺”。船蛸常常会附着在水母身上,目的可能是节省自身能量、躲避天敌,有时甚至会以水母为食。

Spiked,David Northall

一只浑身是血却依旧执着的蜜獾,折返回来准备彻底终结一只开普豪猪的性命 —— 而这只豪猪在此前的对抗中,曾奋力进行过自我防御。

起初,蜜獾咬住了豪猪的右腿。为了自卫,豪猪不断向后退撞攻击者,用身上的尖刺多次刺中了蜜獾。在攻击的间隙,受了重伤(腿部伤势严重)的豪猪趁机缓慢挪开,暂时摆脱了蜜獾。但短暂撤退后,那只浑身是血的蜜獾再次折返。它在最初攻击地点附近的一丛灌木下,最终了结了豪猪的性命,随后将豪猪的尸体拖进了自己的地下洞穴。

World of the snow leopard,Sascha Fonseca

在拉达克地区壮丽的山脉背景下,摄影师通过精心布设的相机陷阱,捕捉到了一只雪豹姿态完美的瞬间。

The Great Swim,Buddhilini de Soyza

雄性猎豹穿越湍急水域的罕见画面。

Up for Grabs,Jack Zhi

两只白尾鸢在半空中围绕一只老鼠激烈争斗,展现出猛禽在捕食与资源竞争中的迅猛与凶悍。

The Gripping End,Wei Fu

一只红斑大守宫紧紧钳住了一条金树蛇的头部,二者呈现出激烈的攻防对峙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