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龙和中国龙看上去根本不是一个物种,为什么都叫龙(dragon)呢?

西方龙和中国龙看上去根本不是一个物种,为什么都叫龙(dragon)呢?

远山微明,秋风吹槐序,堂上草木深

很多人误以为“龙”被翻译成“dragon”是近代的事情,实际上不是的

在中文互联网上给“中国龙”正名这一说法的出现应该在 07 年左右。那时候对“龙”翻译为“dragon”起源的考证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来华传教士马礼逊所为,他认为“龙”和《约翰启示录》中“dragon”的形象很相似,所以把龙翻译成了“dragon”[1]。据此写就的论文居然还发了 C 刊,让人叹为观止

首先,马礼逊死在了 1834 年,这篇论文的作者对“鸦片战争时期”的定义着实有点宽泛。其次,他对于马礼逊把“龙”翻译成“dragon”的过程的阐释纯属脑补。清代的龙长相和西方龙已经没有多少相似之处了

事实是,在 18 世纪初年来华传教士翻译《易经》时,“龙”就被翻译为“dragon”的拉丁文“draco”了。题外话,《易经》的拉丁文译本还帮助莱布尼茨发明了二进制,堪称计算机鼻祖

而“龙”第一次被翻译为“draco”,应该追溯到蒙古帝国时期。由于蒙古西征打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东方文化又一次直接地大规模传入西方,教会使者也第一次直接进入了东方(经评论提示修改)。当时蒙古贵族中有不少改信了基督教,教皇也派遣了不少传教士进入东方。应该是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中国经典形象的“龙”进入了西方人的视野,并被传教士翻译为“draco”

证据是在忽必烈时期到访中国的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已经把“龙”称作“dragon”了

因此把“龙”翻译为“dragon”并不是马礼逊首创的,他只是继承了前人的遗产

在元代,有的西方龙长这样

1260 年
1270 年

同时期有的中国龙长这样

虽然不能说很像,但两者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认为“龙”和“dragon”属于同一类的生物无可厚非

而且,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龙”都不是单一的,“dragon”也不止指代一种龙,而是作为世界各地人们想象出来的类似蛇蜥的、巨大的、多数会飞的生物的总称

我们先来看中国的龙

中国有没有龙有翅膀呢?

有的,应龙就是一种有翅膀的龙

“有翼者曰应龙”——《广雅·释螭》

根据《应龙 - 真龙形象渊源》的考证,自从唐末以来作为皇权象征的龙的翅膀逐渐消失,在这之前反而是有翅膀的应龙居多。而现在成为龙经典形象的长条状的龙一直到明清时期才固定下来

辽代雕有龙的金冠

金代龙

元代玉玺

元代符合我们现在“龙”的经典形象的龙

在东亚,对类似龙的生物的崇拜并不鲜见,“龙王”就是南亚的娜迦崇拜和中国本土的龙崇拜混合而成的产物

受到中国影响的越南龙

爪哇的娜迦雕像

日本海龙

同样和中国有着明确联系的日本龙

高棉龙(neak)

甚至中国的巴蛇,在西方也被算做“dragon”

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西方龙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西方龙应该和东亚龙对应而不是中国龙对应。那样你就会发现,在东亚,龙没有被作为皇权的日本对龙的崇拜也不如中国,八岐大蛇、人幻化为龙这些神话中“龙”不见得是多么高贵的生物

而在西方,希腊神话中的drakōn形象上同样是无翅长蛇状,和中国龙很类似。不过在希腊神话中这些生物的形象并不正面,例如追赶阿波罗的 Pytho,变成天龙座的那条龙则是和奥林匹斯神敌对的巨人的一员。看守金苹果的龙和拉车的龙相比之下已经算是较为正面的出场了

希腊的drakōn随亚历山大西征传到了印度,印度的娜迦又随着佛教传入了中国,所以中西龙一开始就不是毫无关联的

罗马时期军团使用的 draco 还是没有翅膀的

在中世纪的纹章中,龙被视为是推翻撒旦及其恶魔势力的象征

典型的会喷火、贪财或者残暴、有翅膀、有鳞片、有一条有力的尾巴的龙的形象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托尔金功不可没,《霍比特人》中“龙”的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冰与火之歌》又加深了这种刻板印象。而类似的传说正是在中世纪的英国广为流传并逐渐深入人心。龙的这一形象在中世纪晚期才固定下来,而身体短小而不是长条形、翅膀巨大的典型形象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要归功于现代文化的推波助澜。至少在欧洲直到中世纪晚期很多龙的身体依旧是很长的

不可否认的是,在欧洲的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龙都不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即使不是邪恶的,也常常成为传说主角击杀的对象。在意大利和伊比利亚龙多数都是邪恶的,在法国龙被视作是异教的象征。不过也有反例,在葡萄牙被圣乔治打败的龙 Coco 同样得到崇拜

而在威尔士,针对龙的传说主要是正面的,威尔士国旗上就有龙

不过在威尔士,受到崇拜的是红龙,白龙则被视作是撒克逊人的象征,是和红龙进行斗争的生物

在亚美尼亚,龙是 Vahagn 的坐骑,不过龙是被他驯服的而非与他一起受到崇拜

在巴尔干半岛,zmei 被视为是和土耳其人作战的爱国龙

不过在塞尔维亚,龙依旧扮演着看守公主的负面形象

非洲和美洲也不是没有龙

这是印加龙

这是埃及龙

总之,对巨大的蛇形生物的崇拜在世界各地都有,并且互相之间并不是完全毫无交流、独立演化,特别是处于欧亚大陆中心的波斯、斯拉夫地区、高加索地区等地。dragon 作为这类生物的统称并无问题,龙被翻译为“dragon”也不是近代的产物

中国龙和西方龙形象的彻底分化其实主要是流行文化导致的。在流行文化中,传说中的各类龙都基本消退了,只有西方式的有翅龙和中国式的无翅长条龙两种龙,因而让人产生了二者完全没有共性的误解

另外,也不能把西方人想象得对中国文化过于无知。在 Wikipedia 上 dragon 被明确分为“Chinese/Japanese/European dragon”三类(其他龙都用音译表示),而不是只有“dragon”这样一个词条。就如中国人不难理解西式龙,甚至如江南般还创作了完全西化的龙为主角的小说《龙族》(龙血的魔力也是西方龙传说的一大特征),西方人理解在中国龙是祥瑞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