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作息规律,为何平均寿命只有 30 岁?

古人作息规律,为何平均寿命只有 30 岁?

丧心病狂刘老湿,会讲点儿故事,略懂点儿历史,稍有点儿意思。

古人人均预期寿命低的主要原因——很多时候没有之一,假如有,就是传染病——是婴幼儿死亡率太高。

一般人对这种事情没有直观的认识,所以会出现“古人作息规律,为何平均寿命只有 30 岁?”这种神奇的质疑。实际上我们换一个视角,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假如一个古人能够活到成年(20 岁),那么他大概率能活到 60 岁;但超过一半以上的古人可能都无法活到成年,他们中的大部分会在婴幼儿时期死去。

所以建国之后人均预期寿命的飞速提升,直接得益于婴幼儿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当然在早期还有传染病的死亡率下降贡献)。一般研究认为人均预期寿命超过 60 岁之后,婴幼儿死亡率下降的贡献才会降低,老年人生存几率的提升才会变成显著影响人均预期寿命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婴儿(一岁以内)死亡率约为 150‰~240‰左右[1],同一时期的美国为 74‰[2]。1936 年,北平市死亡人数中有 10%是学龄前儿童(1~6 岁),而这些儿童中有 1/5 在死亡前没有进行过任何救治。[3]旧社会就是这样,小孩没了就没了,再生一个就是了,生得多了总有能活下来的。而 60 年代中国大中城市婴儿死亡率为 30‰,考虑到直到 70 年代,卫生部门在进行全国死亡回顾调查的时候仍然不能完整地获取农村的相关死亡资料,所以粗估 70 年代时婴儿死亡率为 50‰~70‰左右,不过无论怎么样,这已经是中国历史上的最佳表现了。

而在所有死亡的婴儿中,新生儿死亡都能占到半数左右,WHO 指出:

大多数新生儿死亡(75%)发生在生命第一周期间,大约 100 万新生儿在最初的 24 小时内死亡。[4]

一旦婴儿活过 28 天,死亡率便开始大幅度下降。实际上在你 20 岁之前,你每过一个生日都意味着你的潜在生存年限猛地往上蹿了一大截。

在建国前婴儿的死因中,绝大多数都是各种传染病——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已经被共和国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解决掉了,比如说痢疾、破伤风、麻疹、先天梅毒,等等。而到了 1973 年,婴儿死因中的前几位是呼吸疾病,先天畸形和早产。《白鹿原》中白嘉轩的母亲生了 10 个孩子,其中 6 个死于“四六风”,其实就是由消毒不严格的剪刀剪断脐带所引起的新生儿破伤风。现在你想得这病都不好办……

这就是题主会提出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战国时期孔子曾经说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这话的时候显然不可能是婴幼儿,必然已经成年了。而一旦成年——即便是在古代——一个人的生存几率也会大大上升,成年人观察成年人的世界,当然就会得到“很多人能活到 70 岁”的结论了。假如用一张图来表示各个年龄段的死亡率的话,那么你会得到一个很震撼的澡盆曲线:两头(婴幼儿和高龄老人)翘,中间平。

实际上这就是幸存者偏差:因为成年人观察到的成年人死亡率并没有那么高,所以当他观察自己周围的时候,会发现身边人的平均年龄怎么看都不止 30。然后他一拍脑袋:

古人作息规律,为何平均寿命只有 30 岁?

实际上他就是幸存者,那些没有幸存下来的可能连个名字都没有,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