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在水里要吸氧气,可是为什么到了岸上氧气更多反而会死呢?

鱼在水里要吸氧气,可是为什么到了岸上氧气更多反而会死呢?

《科学世界》杂志,唯有通过科学 方可认识世界

在 20℃、1 个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水中的氧气含量大概只有空气中的 1/30。在这样含氧量低的水环境中鱼类尚可获得充足的氧以满足生命活动需要,为什么离开水后却不能长时间存活?。

鱼儿们能够在水中畅游与它们的呼吸器官和呼吸方式是分不开的。鱼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鳃,主要由着生在鳃间隔或鳃弓上的许多丝状或片状的鳃瓣构成,具有气体交换面积大、毛细血管丰富等特点。随着鳃盖的开合,水不断流过鳃瓣,完成气体交换,这样的方式能够使鱼类将水中 80%的氧摄入体内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在水中,鳃瓣处于充分延展的状态,能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很大;而到了陆地上,鳃瓣失去水的浮力后会相互粘连,大大减小了可以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鳃瓣还会干涸板结,使鱼窒息死亡。有人作了这样形象的比喻:将鱼鳃想象成毛笔,浸在水中时,毛笔的毛是散开的,毛与水的接触总面积很大;但当把毛笔从水中取出,毛会合拢粘连在一起,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会大幅减小。

因此,鱼并非不能在空气中呼吸,而是由于鳃瓣粘连大大减小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至不足以获得满足生命活动需要的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