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老虎,狮子,猎豹,美洲豹,美洲狮,美洲虎在生物上的分类?

豹,老虎,狮子,猎豹,美洲豹,美洲狮,美洲虎在生物上的分类?

溯溪觅云踪

加上雪豹的话就是现存的 7 种大型猫科了,美洲豹和美洲虎是一回事。

我以前写过相关的回答,

有哪些常被认错的动物?

这里再专门讲讲分类,顺便补充一些经常被人搞错的知识细节。

首先,针对题目的话,狮、虎、豹、美洲豹这四个是一家,都属于豹属(Panthera)。还有雪豹也属于豹属,不过雪豹因为无法咆哮,所以过去有时候也单独列为一属,但近些年基本都并入豹属。

很多人喜欢混淆“亚科”和“属”,甚至混淆“亚科”和“科”,但其实“亚科”是介于科和属之间的一个分类级别,比如豹亚科里除了豹属,还有云豹属。

(2023.5.14 补充:最新消息,2023 年的新文章[论文链接]把“豹亚科”降级为“豹族”,原来的“猫亚科”降级为“猫族”,和豹族一起组成新的“猫亚科”,和剑齿虎亚科并列,

虽然只是调整了下级别,不过,如果被主流学界接纳的话,以后就应该说“豹族”和“猫族”了,“族”介于亚科和支系之间。

不过“属”这个级别上,云豹属和豹属仍然保留。)

在豹属内部,雪豹和老虎的关系较近,这两都发源于亚洲,从脸型上也能看出来

银袄大王和金袄大王

而狮子、花豹、美洲豹这三个关系较近,它们都发源于非洲,

美洲豹和狮子

补充:2022 年的一篇论文说到:雄性美洲豹也存在合作联盟行为[4],有时两只雄性美洲豹会联合起来,一起攻占其他雄性美洲豹的领地,有点像狮子,但雌性暂时没有发现合作行为

右边的两头美洲豹合作对抗左边的美洲豹

不过这些合作行为目前只在潘塔纳尔、拉诺斯这些猎物充沛的地区记录到,而且只有雄性有合作联盟,跟狮子相比,这种合作行为程度太低了,恐怕还算不上群居,不过美洲豹和狮子的一些相似性倒是很有意思。

美洲豹、狮子、花豹三者都发源于非洲,而且都完成了“脱非入亚”,其中,美洲豹和狮子还相继跨过白令陆桥,入侵美洲,只不过后来美洲的狮子灭绝了,亚欧非的美洲豹灭绝了,形成了今日的格局。

这帮成功扩张到北方大陆的原始狮子进化出了大名鼎鼎的洞狮美洲拟狮,这两种古代狮子体型非常巨大,不仅比现代非洲狮更大,甚至可以比肩体型最大的几种剑齿虎类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今天的亚洲也有亚洲狮,但今天的亚洲狮跟上文所述的这批扩张到北方的古代狮类没有直接关系,现代的亚洲狮是后来的另一批狮子扩张形成的。

印度的亚洲狮

虽然美洲的狮子——美洲拟狮灭绝了,但在今天的美洲,有另一种中文名叫“美洲狮”的动物,不过这种“美洲狮”根本不是狮子,而是一种巨型的猫亚科动物,它最近的亲戚是南美洲的细腰猫,以及非洲亚洲的猎豹,

(不过不要总拿分类学上的结论去斗兽,猫亚科和豹亚科的区别只达到“亚科”或“族”的级别,差距没那么大,至少还没有达到靠体型和其他硬件无法弥补的地步。美洲狮作为体型最大的猫亚科,可以捕食野马和原驼,战斗力已经赶上豹亚科的花豹了。而猎豹虽然给大家的印象比较弱,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大个体的猎豹赶走小个体花豹的视频,所以说,猫亚科和豹亚科的差距完全可以靠体型和其他硬件配置弥补过来,分类学是用来理清动物的进化关系,不是让你拿来斗兽的。因为战斗力是食肉动物生存必须,选择压力很大,进化起来很快,所以受亲缘关系影响不大,哪怕是大家最看不起的家猫,在澳大利亚野外大型化之后也能捕食小型袋鼠,体型对战斗力的影响>>分类。)

所以,美洲狮和猎豹是近亲,它俩都属于猫亚科的美洲狮支系,不过它俩只是同一个支系,但并不是同一个属,支系比属大。

美洲狮属于单独的美洲金猫属(Puma),猎豹属于单独的猎豹属(Acinonyx),

2001 版《世界哺乳动物名典》第 78 页

细腰猫以前有段时间也被归入美洲金猫属,但现在又独立出去了,现在是单独的细腰猫属(Herpailurus),又恢复了 2006 年之前的分类,不过它和美洲狮仍然是现存最近的亲戚。

细腰猫,分布于美洲

但如果算上已经灭绝的动物,那么美洲狮还有一个更近的亲戚——惊豹(Miracinonyx),过去,惊豹长期被认为是猎豹最近的亲戚,所以学名 Miracinonyx 里也带着“acinonyx(猎豹)”,许多学者还由此推出:真正的猎豹可能也起源于美洲。但近些年的研究发现,惊豹最近的亲戚是美洲狮[1],跟猎豹关系稍远,猎豹的起源目前仍悬而未决,不过大概率是在亚洲。

惊猎豹↑
图源文献 1

此外,旧大陆发现的维氏猫(Viretailurus),有些学者认为它可能也是美洲狮的近亲,所以有些地方叫它“类豹山狮(Puma pardoides)”,但近些年的研究认为维氏猫和美洲狮的关系并不太近

下图左三为维氏猫,

左起依次为:欧美洲豹、巨猎豹、维氏猫、卢那猫、伊西多猞猁、巨颏虎、锯齿虎

2023 年的新文章认为,维氏猫只是美洲狮支系的基底成员[5],跟美洲狮的亲缘关系不算特别近,所以我还是叫它“类豹维氏猫(Viretailurus pardoides)”,而不是“类豹美洲狮(Puma pardoides)”。

不过也有地方把它翻译成“类豹维氏豹”,我觉得两个“豹”字有点重复,跟“豹海豹”这种名字一样念起来别扭,所以我还是习惯叫它“类豹维氏猫”,而且 -ailurus这个词根的意思就是“猫”,比如后猫的拉丁学名就叫Metailurus

另外,很多人以为美洲狮只分布在北美,这是错的,美洲狮在南美也有,它是分布范围最广的猫科动物之一,从北方的加拿大,一直到南美洲的最南端,都有美洲狮生存,

这是一种适应能力超强的大猫。

很多人可能是习惯性地以为:“南美的顶级猫科是美洲豹,所以美洲狮为了规避竞争,应该只分布在北美。”

但这也是错的,美洲狮的生态位其实应该对标的是东半球的花豹,而不是狮子,它的体型大小也和花豹差不多,跟真正的狮子差远了,也比美洲豹小一些,即使在北美,美洲狮在生态位上也被狼群压一头

同一地点拍到的美洲狮和美洲豹

美洲狮在南美会有意躲开美洲豹,虽然有时候确实会出现被美洲豹杀死的美洲狮,但还不至于被美洲豹赶尽杀绝,就像花豹经常被狮虎杀死,但还是可以和狮虎共存一样

被美洲豹杀死的美洲狮

美洲豹的生态位倒是有点像老虎,它的体型大小介于花豹和老虎之间,美洲豹也像老虎一样喜欢水、依赖森林,并且是南美洲和中美洲毫无争议的王者,也是西半球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在美洲土著文化中的地位也很像老虎在亚洲文化中的地位,所以也叫“美洲虎”

不过这些和老虎的共同特征,应该只是现代美洲豹进入南美雨林后趋同演化的结果,远古时代生活在欧亚和北美的美洲豹,习性应该更像狮子和花豹。

当然,这么一说,估计很多人更搞不清美洲狮、美洲虎、美洲豹三者的关系了,因为美洲豹同时具备了狮、虎、豹的特征,而美洲狮只有毛色像狮子,其他都像豹子和猫

美洲狮追捕骡鹿,来源《自然传奇:猫族猎手》

经典老动画《布雷斯塔警长》里说的“熊的力量,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这句话中所谓“豹”的速度,其实英文原文说的是 puma(美洲狮)↓

​反正大家记住:有斑纹的是美洲豹 / 美洲虎,成年后没斑纹的是美洲狮,就行了。

此外,有些文献[6][7]把美洲狮叫做“美洲金猫”,但要注意:它和亚洲金猫也没有亲缘关系。很多人喜欢把“美洲”二字给去掉,这就错了,因为还有个属叫“金猫属”,这个属外观上和美洲金猫属很像,但亲缘关系可不近,不要随便去掉“美洲”,不然就出错了。

图源文献 6

三个字的“金猫属”只包含了亚洲金猫和栗猫,并没有包含美洲金猫和非洲金猫,所以其实应该叫“亚洲金猫属”,这个属和云猫属一起归属于栗猫支系(Bay Cat Lineage),这个支系是猫亚科里最不“猫”的一支,和主流的猫亚科成员关系都很远

栗猫支系里的云猫甚至因为具有一些豹亚科的特征而曾经被误归入豹亚科,而亚洲金猫其实也有点豹亚科的气质,古人叫它“彪(biū)(古音)”,认为它很像老虎,而且亚洲金猫的瞳孔是圆形的,也确实更像虎豹,而不像家猫

亚洲金猫(彪)

不过,瞳孔形状这个大概率是趋同演化,因为亚洲金猫的近亲——云猫的瞳孔又是像家猫一样的竖缝。

清代的“彪”补子

而且,有些方言里仍然把这种动物叫做“彪(biu)”,比如云南西双版纳

另外,需要注意一点,很多人不太会看分类树,他们认为既然栗猫支系距离真正的猫最远,那就代表它离豹亚科更近喽?正好它们确实有一些豹亚科的特征,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分类树上同一个分支点的左右两支是可以交换位置的,我其实也可以把栗猫支系画到下面来,只不过那样不太美观罢了,猫亚科的所有成员距离豹亚科都是一样远的,只不过距离家猫不是一样远。

而栗猫支系说是具有一些“豹亚科特征”,其实那不是“豹亚科的特征”,而是猫亚科和豹亚科共同祖先的特征。而其他猫亚科当然也会保留共同祖先的特征,只不过它们把自己新进化出来的特征发扬光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所以反衬出栗猫支系和自己不太一样,即所谓的“原始”和“活化石”。

类似的例子还有鸭嘴兽,鸭嘴兽当然是哺乳动物,但它却保留了很多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祖先的特征,比如卵生,但你不能因此说它亲缘关系更接近爬行动物。只不过其他哺乳动物把胎生发扬光大,反衬出鸭嘴兽的与众不同罢了

当然,目前猫亚科内部的亲缘关系并没有完全实锤,也有研究认为栗猫支系亲缘关系更接近猞猁支系的,

图源文献 2

当然,这种看看就好,等学界研究清楚了再下结论不迟。

同样带着“金猫”二字的非洲金猫,也和亚洲金猫没有亲缘关系,它属于狞猫支系,和狞猫是近亲,近年有些学者直接把它归入狞猫属(Caracal),不过 2023 年的文章还是把它恢复为单独的“非洲金猫属(Profelis)”。

而亚洲金猫和栗猫则属于洲金猫属(Catopuma),但中文学术界喜欢把“亚洲金猫属”直接叫成“金猫属”这三个字,但我还是习惯把 Catopuma 叫做“洲金猫属”,因为它并没有包含所有叫 xx 金猫的动物,所以要避免歧义。

亚洲金猫属除了亚洲金猫,还有一个物种,分布于东南亚的婆罗洲,以前叫“栗猫”或“栗色猫”[3],

1992 版《哺乳动物分类名录》,作者谭邦杰

但近些年改名为“婆罗洲金猫”,不过我个人还是喜欢以前的名字,因为它根本就不是金色,而是栗色(板栗的颜色)

栗猫 -bay cat

而且“婆罗洲金猫”这名字也太长了,用起来不方便,栗猫的英文名叫 bay cat,其中 bay 表示颜色的时候就是指深红褐色,中文里类似的颜色词是“栗色”,大名鼎鼎的“栗翅鹰”,它的英文名就是 bay-winged hawk,还有栗鸮,英文名是 bay owl。

同样的,亚洲金猫本尊也常常不是金色,所以它其实也不该叫“金猫”,经常能见到褐色、灰色、花斑型的亚洲金猫,

金彪、灰彪、斑彪、棕彪、黑彪

尤其中国境内的亚洲金猫,花斑型和褐色型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前段时间新闻上那只进食毛冠鹿的亚洲金猫,就是花斑色型的

是的,亚洲金猫可以捕食斑羚和小型鹿,非常彪悍,它可不是小巧可爱的宠物猫,而是身长接近一米的中型猛兽,

所以我一直觉得,亚洲金猫应该改名叫“彪猫”,彪悍的猫,这样听起来还更像个濒危的野生猫科动物,而不是金色的宠物猫,而且亚洲金猫本来也不一定是金色。

另外,亚洲金猫的官方中文名就两个字——“金猫”,这名字槽点更多了,因为民间经常把金色的宠物猫也叫“金猫”,所以一旦脱离野生动物的语境,就会产生歧义,让人搞不清这说的到底是亚洲金猫还是金色的宠物猫

我感觉有些学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常常加上“亚洲”二字避免歧义,但“亚洲金猫”这名字又太长,用起来不方便,所以我认为还是改叫“彪猫”比较好。

另外,近些年有学者建议把栗猫支系里的三个物种都合并进云猫属(Pardofelis),所以有些地方把亚洲金猫的学名写作Pardofelis temminckii

说到云猫,其实《世界哺乳动物名典》和维基上都是叫它“纹猫”,不过我觉得这名字有点歧义——有斑纹的猫太多了,到底谁是“纹猫”?所以我还是喜欢用《中国动物志》上的“云猫”这名字,而且云猫也俗称“小云豹”,它和云豹本来也很像。而“纹猫”这名字估计是从“石纹猫”改造来的,后者来自英文名 marbled cat(大理石纹的猫)。

云猫,S 形的超长尾巴就是辨识特征

而且云猫在国内的主要分布地在云南省,“云猫”这名字正好一语双关。

再说说云豹,云豹曾经广泛分布于秦岭以南的很多省份,但现在只剩云南和西藏的少数边陲能找到云豹的确切记录。云豹属于另外的云豹属(Neofelis),而不是豹属(Panthera)。

云豹是我最喜欢的本土猫科之一,它的花纹既独特又漂亮,

而且云豹的犬齿特别长,颇有远古剑齿虎的风范,绰号“小剑齿虎”

可惜的是,这种国内最漂亮的猫科动物,已经成为国内最濒危的猫科动物之一,即使是云南和西藏,近些年也只有极少数记录。

云豹属还有一个物种叫“巽(xùn)他云豹”,巽他云豹的尾巴更细,身上的花纹更黑,早年被当作云豹的亚种,但近些年的分子研究显示它和大陆云豹的分化时间已有上百万年,可以独立成种

巽他云豹

云豹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特征,首先它的瞳孔是竖瞳,和家猫很像,

很多人说“豹亚科都是圆瞳,猫亚科都是竖瞳”,这显然是错的,云豹就是豹亚科里的竖瞳,而亚洲金猫就是猫亚科里的圆瞳,当然,猎豹、美洲狮、细腰猫、兔狲、栗猫这些猫亚科也都是圆瞳。

兔狲

其二,云豹的叫声是“喵喵”,很多老书上喜欢说豹亚科和猫亚科的区别是能不能咆哮,大体上没错,但云豹和雪豹是例外,雪豹的叫声像是沙哑的虎啸,但跟咆哮声还是有差距,而云豹就彻底是“喵喵”了。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猫科动物相关知识,个人推荐卢克亨特的《世界野生猫科动物》,前两年刚出了中文版,是猫盟翻译的,狐主任也推荐过,大家可以看看

[1]惊猎豹比细腰猫更接近美洲狮cell.com/current-biolog

[2]猫科的亲缘关系:Li, G.; Davis, B. W.; Eizirik, E.; Murphy, W. J. (2016). "Phylogenomic evidence for ancient hybridization in the genomes of living cats (Felidae)".Genome Research. 26 (1): 1−11.

[3]1992 版 谭邦杰《哺乳动物分类名录》

[4]美洲豹合作行为的论文

[5]猫科动物的分类——分子系统学框架和化石证据

[6]对德日进和罗学宾所研究的山西榆社大后猫化石的再研究

[7]中国鼠传巴尔通体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进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