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考虑文字的情况下,普通话与粤语的差别大,还是英语与法语的差别大?

在不考虑文字的情况下,普通话与粤语的差别大,还是英语与法语的差别大?

多邻国Duolingo,让每个人都享有平等,免费且有趣的语言学习。

英语和法语差别更大,毫无悬念。

这两组的差异完全不在同个量级。

打个比方,粤语和普通话是一家子,英语和法语只是走得比较近的远亲。

  • 粤语和普通话同源语素发音差别很大,英语和法语同源语素发音差别更大
  • 粤语和普通话同样含义有时用词不同,英语和法语同样含义经常用词不同
  • 粤语和普通话语法有一些细节差异,英语和法语语法有明显的系统性差异

举个简单的例子:

  • 我見到佢喺架單車度跌咗落嚟。
  • 我看到他从自行车上摔下来了。

粤语和普通话句式类似,主要是换词。

既然不考虑文字,那么我们姑且将“同字不同音”当成“同源的词或语素”来看。

词汇差异大概有这么几层:

  • 源词相同,发音不同:例如普通话“我”发音为 /uo²¹⁴/,粤语“我”发音为 /ŋɔ¹³/。
  • 源词相通,使用偏好不同:例如普通话用“摔”,粤语用“跌”,这个词在普通话里也有,但通常用于书面场合,含义范围也和粤语有所差别。
  • 源词相通,搭配习惯不同:例如普通话指称自行车的量词用“辆”,粤语用“架”。
  • 语素相通,组词方式不同:例如普通话一般说“自行车”,粤语常说“单车”,“车”这个语素是共通的,“自 / 行”和“单”这几个语素普通话和粤语也都有,只是组合不同。
  • 某些语素只有一方常用:例如粤语的“喺”,在普通话使用者认知范围内,一般人几乎找不到同源的语素,基本上就只能当作完全陌生的字词来看待。

语法差异只体现在细节上

  • 普通话要么强调定指说“这辆自行车”,要么弱化定指说“自行车”,不能说“辆自行车”;粤语则习惯将量词单独放在名词前,讲成“架单车”。
  • 普通话既可以说“摔了下来”也可以说“摔下来了”,后者在口语中出现频率很高;粤语更习惯讲“跌咗落嚟”,结构相当于“摔了下来”。

同样含义的表述,英语和法语分别是这样的:

  • 英语:I saw him fall off his bike.
  • 法语:Je l'ai vu tomber de son vélo.

法语这句逐词对译为英语,大概相当于 I him have seen fall from his bike.

词汇也有不少关联,但情况更复杂,摸索起来更难:

  • 源词相同,发音不同:英语 I 和法语 je 属于这类,但它们共同源头要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原始印欧语,比中古汉语分化早得多,各自演变轨迹一波多折,发音差异极大,I 发音为 /aɪ/,je 发音为 /ʒə/,普通学习者几乎不可能找到任何关联规律。
  • 源词相通,使用偏好不同:例如表示“掉落”英语用 fall,法语用 tomber,这个词英语也有与之同源的 tumble,相当于“跌”或“翻”,通常用于书面场合,含义范围也有变化。值得注意的是,法语 tomber 来自古代法兰克语底层,与英语 tumble 同源自西日耳曼语,分化时间要晚近许多,词干发音 /tɔ̃b/ 和 /ˈtʌmbl/ 有了相对明显的关联。
  • 语素相通,通过借词关联:例如表示“看见”英语用 see,法语用 voir,过去分词是 vu,英语从拉丁语、法语里借入的许多词里包含与之同源的语素(例如 video, vision),关联最近的是 view(法语 vue 来自 vu 的阴性形式)、review(法语 revue 本义就是“回看”)。这种借词的分化时间更晚,英语音节 /vjuː/ 和法语音节 /vy/ 对应关系已经非常工整了。
  • 借词相通,演变路径不同:例如表示“自行车”英语 bike 缩略自 bicycle,原本借自法语,但现代法语已经不怎么用它来表示平常骑的自行车,而是用 vélo,缩略自 vélocipède,这个词也被英语借入为 velocipede,英语母语者基本都知道这个词,但一般不会想到用它来表示现在的自行车,更不熟悉它的缩略形式。
  • 某些语素只有一方常用:例如法语介词 de,英语里对应含义用固有的 of, from 来表示。

语法差别就更大了:

  • 法语口语通常用“助动词 + 过去分词”表示“过去时”,具体含义看语境,比如这里的 j'ai vu 就相当于 I saw,而不是 I have seen;英语里过去时完成体各有分工,形式不同。
  • 法语所有谓语动词都要根据主语人称变位,比如 j'ai vu, tu as vu, il a vu(I saw, you saw, he saw);英语除了 be 以外只有一般现在时有三单变位,其它时态没有任何人称变位。
  • 法语宾语为代词时,通常将其宾格形式放在动词前,比如 Je l'ai vu,这前面的 l 加撇省音自 le,就表示宾格的“他”(如果“我看到你”则是 je t'ai vu);英语里没有这种情况。
  • 法语名词分阴阳性,修饰成分要根据名词的阴阳性和单复数而变化,比如“自行车”vélo 是阳性,且以辅音开头,那么不论“他的自行车”还是“她的自行车”都要用 son vélo(如果名词是阴性则用 sa,例如“她 / 他的摩托”是 sa moto);英语里根本没这回事。

粤语里偶尔会出现普通话不使用的具体句式,但绝不会系统性地冒出普通话没有的语法范畴

如果对照文本,英语和法语里也能看到一些连拼写都非常相似的词,这通常是 13-14 世纪以后“借入”或“借回”的,分化时间相对较短。但即使是拼写几乎相同的词,由于两种语言音系迥异,演变路径各走偏锋,发音大多也已相差很远,再加上各具特色的语流音变,放在句子里完全听不出来都算常态了。

关于这些看起来“非常相似的词”,可参考下面的回答

英语到底受了法语多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