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丞相(宰相)名称是怎么演变的?

中国古代丞相(宰相)名称是怎么演变的?

刘史君,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发一个以前写的吧。有图有结构。

商周的“三公”

【文长不看版】

【商代宰相称呼】
正式职位:太保、太傅、太师。
别称:右相、左相。
最高行政长官别称:冢宰。
【周代宰相称呼】
太保、太傅、太师

首先要说一点的是,大家都知道“宰相”相当于政府首脑,但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政府首脑的正式职位被称作“宰相”。当然有人会把辽朝的正式官职——宰相拿来举例子,但其实此“宰相”非彼“宰相”,我们后面再细说。

中国的宰相制度,就目前的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来看,应该起源于商朝。

商代的宰相,在文献中常被称为“相”。在商汤灭夏过程中,商代最初实行独相制,也就是只有一个宰相,担任宰相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伊尹。

后来或许是出于制约相权的目的,商汤改行双相制,即两个宰相。伊尹出任右相,仲虺出任左相,二人辅佐商汤完美攻灭夏朝。但是以左相牵制右相的目的似乎并未达成。商汤之孙太甲在位时,就发生了被伊尹流放到桐宫悔过的事情。

商朝前期宰相制度

不过,“相”也好,“右相”也好,“左相”也好,似乎都是后人追述时使用的词汇。商代实际的宰相名称,应该是太保、太傅和太师,伊尹担任宰相时,正式的官职其实是太保。而提到这三个官职,就不能不说到武丁和傅说。

甲骨文中的“保”(左)和“师”(右)

商高宗武丁对商代制度多有变革,其中之一,就是改“双相制”为“三相制”,也即三公制度。我们一提到秦汉,往往会说起三公九卿,三公之制的源头即在此。武丁任用傅说为相的故事,相信大家至少都听说过。傅说的“傅”,即是“太傅”,他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位有名字的“三公”。

除此之外,商代宰相还有一个经常被提及的名称,叫“冢宰”。先秦文献中,伊尹就曾任冢宰,武丁也曾委任冢宰;商代金文显示,傅说可能也曾任冢宰。那冢宰究竟是个什么官职呢?冢宰可能并非一个固定的官职名称,而是对总管百官的最高官员的称呼(比如你会把自己的领导、上司、导师称作“老板”)。在三公制建立以前,商代被称为“冢宰”的最高官职是太保;而在三公制建立以后,三公都有资格成为冢宰,至于哪位会成为冢宰,这就看商王的心情了。

(关于商代宰相的名称争议其实较大,这里参考了宋镇豪主编的《商代史》第四卷《商代国家与社会》)

商朝后期宰相制度(西周同)

西周的宰相制度大体上继承了商代,仍以太保、太傅、太师为三公,最著名者,当属周初的太保召公奭(燕国始祖)、太傅周公旦(大名鼎鼎的周公,鲁国始祖)、太师太公望(就是《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齐国始祖)。

秦汉:丞相最大,御史大夫与太尉靠边站

【文长不看版】

【春秋各国宰相称呼】
[通称]执政。
[齐国]相。
[晋国]元帅。
[郑国]当国。
[楚国]令尹。
【战国各国宰相称呼】
[通称]相、相邦。
[秦国]丞相。
[楚国]令尹。
【秦、西汉前期宰相称呼】
丞相(包括相国、丞相、右丞相、左丞相、中丞相)。

无论是独相制、双相制还是三公制,商周的宰相都是由贵族担任的。这一传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仍然得以延续。这一时期,各诸侯国的宰相名称各异,比如齐国称为“相”,晋国称“元帅”,郑国称“当国”,楚国称“令尹”,不过一般称“执政”的较为普遍。

相的本意有赞助之意。在西周和春秋时期,称为“相”的,往往是负责诸侯之间交往的傧相,如夹谷之会中的孔子。不过到了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相”和宰相制度也随时而变,特别是丞相制度在各国的变法运动中横空出世。

在战国初期,“相”还是一种名誉职务,主要职责不是内政,而是外交,最著名的当属苏秦,一人配带六国的相印。但是进入战国后期,内外大政均归“相”管辖,“相”总理内政,用以泛指辅佐君王的主要人物。

这一时期,各国宰相的称谓也逐渐统一。除了楚国仍称“令尹”外,其他各国普遍称“相”和“相邦”;即便是楚国,也有称“相”或“相邦”的时候。到这时,相已经成为“百官之长”的代名词了。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丞相”——这个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词汇,在秦国诞生了。

秦武王二年(前 309 年),秦国初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左丞相、甘茂为右丞相。秦人尚左,故而左丞相为正,右丞相为副。丞相如果是以列侯担任,地位很高,权力也大;如果未封侯,地位就较低。

“丞”有辅佐之意;同时也通“承”,有承受之意——上承天子的命令“助理万机”。秦国设立丞相,一来是打破世卿世禄制度,更重要的是为了君主集权。因为丞相虽然权力很大,但必须上承君主,任免大权也都操于君主手中,这是与此前由贵族出任的“相”完全不同的。

秦朝建立以后,仍然实行丞相制,设有左丞相和右丞相。若是以宦官为丞相,则称“中丞相”(比如赵高,不过这时的宦官不一定是阉人)。

秦国与秦朝的宰相制度

西汉前期承秦制,继续实行丞相制。作为总揽朝政的宰相,有丞相、相国、左右丞相的不同设置,员额亦不固定。比如汉高帝时,任命萧何为丞相,即为独相制;在高帝十一年(前 196 年),更是把丞相改名相国,改金印紫绶为金印绿绶,以示尊崇。萧何死后,曹参接替萧何继续作相国。

惠帝五年(前 190 年)曹参卒;第二年,改行双相制。不过与秦朝不同,西汉的右丞相高于左丞相

高后二年(前 186 年),又置相国(以吕产为之);同时又设有右、左丞相(分别为陈平、审食其)。这时候的宰相有 3 人

文帝元年(前 179 年)吕产被诛,汉朝不再设置相国;次年再度改为独相制。武帝征和二年(前 91 年)名义上又恢复双相制,不过只任命了刘屈氂为左丞相,右丞相始终没有任命。

除了作为宰相的相国、丞相、左右丞相,汉初还设有另一种临时领兵的相国和左右丞相。如韩信曾任相国,韩信和曹参、樊哙和郦商分任左、右丞相。这种相国和丞相并不是宰相,而是在有军事行动之时,以心腹大将任此职来领兵,战事结束即罢。

西汉前期的宰相制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经常说秦汉是三公九卿制,秦汉宰相有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其实并非如此。秦和西汉前期实行的是丞相制,总理级别的宰相只有丞相(或相国)。御史大夫虽然为丞相之副,但最初和“九卿”一样,只是部长级别的卿,不过位于诸卿之首。直到西汉中后期,御史大夫才超越诸卿,单独成为“上卿”,银印青绶,勉强算是“副国级”,比金印紫绶的丞相还是要低一级。而且这时候,御史大夫的寿命已经进入倒计时。

至于太尉,秦朝根本就没有设置此官。虽然秦设有国尉,但国尉只是中级军官,地位尚在大将之下。西汉前期虽然设有太尉,而且地位也是金印紫绶,但时置时废,既不能发兵,也不领兵,实际上只是军事顾问。

东汉:三公,三个宰相

【文长不看版】

【西汉后期、新】
丞相、大司马、大司空
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
【东汉】
太尉、司徒、司空

西汉前期虽然实行的是丞相制,相权相对较大,但是遇到汉武帝这种乾纲独断的雄主,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可避免。武帝朝的丞相大多不得善终,也就难怪公孙贺听说自己当丞相了,急得嚎啕大哭了。

与此同时,汉武帝开始培养自己的秘书班子,给这些官员加上各种名目的加官,搞了一个“中朝”,以与丞相为首的“外朝”相抗衡。而过去负责给皇帝递送文件的尚书,也在一夜之间奇货可居。

中朝官里,权势最炙手可热的,是昭宣中兴时期的执政大臣、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霍光。但无论是大司马、大将军,还是领尚书事,在此时期都不是宰相;而除了霍光辅政这一特殊时期外,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的权力也相当有限。

直到在汉成帝和汉哀帝时期,丞相制度发生了巨变。

绥和元年(前 8 年),汉成帝开启“绥和改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与大司马皆金印紫绶。这样,丞相、大司空、大司马都成为了宰相。到这时候,我们熟悉的“三公制”才真正建立起来。

不过这事儿也有反复,汉哀帝建平二年(前 5 年),一度将大司空改回御史大夫,大司马罢去印绶,重新成为中朝加官,于是便恢复了丞相制。但不久,即在元寿二年(前 1 年)五月,汉哀帝再度改丞相制为三公制。

西汉后期的宰相制度

这次改制更为彻底,不仅御史大夫又被改为大司空,大司马再度赐印绶成为外朝实权官员,丞相也改名大司徒了。如此,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就成为了三公,并为西汉宰相。起初,大司徒、大司空握有实权,而大司马的权力较弱。不过后来随着外戚以大司马掌权,大司马遂后来居上。三公的顺序也出现了微妙变化,名义上,大司马取代原来的丞相成为三公之首,而由丞相改名而来的大司徒却屈居第二。

西汉末年,知名度最高的两位大司马,一位是跟汉哀帝有断袖之癖的董贤,另一位就是被称为“文科生穿越创业失败”的王莽。

王莽的新朝,虽然花里胡哨地改了很多制度、名字,但是三公制以及三公的名字始终没有改变。

西汉末年到新朝期间,商周时期的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又被以复古的名义,在朝中重新设为官职,位居三公之上,称为“上公”。不过大多是政治吉祥物罢了。

东汉继承了三公制度。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 年),改大司马为太尉,大司徒、大司空皆去“大”字。这样,就形成了东汉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制度,直至建安十三年(208 年)曹操恢复丞相制度为止。

东汉的宰相制度

与此同时,皇帝的秘书班子权力也越来越大。尚书们有了正式的机构——尚书台,名义上隶属于诸卿之一的少府(管理皇家事务),实际上却与皇帝直接对接。由于尚书台分掉了一部分宰相的实权,因而宰相行使完整权力,也往往需要执掌尚书台。因此,汉代宰相往往还要兼任“录尚书事”。其中又以太尉录尚书事最为常见。

而王莽执政时期花里胡哨的上公,经过光武帝的裁撤,最终只留下了太傅一职。此外,东汉皇帝经常年幼继位,外戚以大将军的名义辅政。太傅、大将军执政期间,也要常录尚书事。

不过在东汉,宰相仍然只有太尉、司徒、司空这三公,其他官员就算录尚书事而大权在握,也不是宰相。

东汉末年,权臣迭起。先有董卓自命相国、太师,后有曹操废除三公制、恢复丞相制。曹操虽然设有丞相、御史大夫,但御史大夫不领御史,形同虚设。实际上,曹操的丞相制只是一种权臣体制,在此后的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

值得一提的是,与“三公”并称的“九卿”,在秦和汉初也是没有的。当时朝廷的部长级官员称“卿”,实际上不止 9 个。两汉之际,为了凑“三公九卿”的数目,才把个别的卿级官员排除在“卿”的名号之外(级别还是一样的),而卿只留下了 9 个。

魏晋南北朝:秘书班子集体当总理

【文长不看版】

【三国】
[魏]太尉、司徒、司空
[蜀汉]丞相、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
[吴]丞相(右丞相、左丞相)、太尉、司徒、司空
【西晋】
太尉、司徒、司空、尚书令、尚书仆射
【东晋、南朝、北朝】
尚书令、尚书仆射、录尚书事
【北周】
大冢宰五府总于天官。

东汉灭亡后,曹魏、蜀汉、东吴三国的宰相制度各有不同。

先看东吴。东吴前期设有丞相,后期丞相分左右,同时也设有太尉、司徒、司空这“三公”。

东吴宰相制度

蜀汉的宰相制度也比较特殊,可谓三合一。一方面,诸葛亮为丞相、蒋琬为大司马、费祎为大将军,秉持国政,类似西汉前期的丞相制;另一方面,丞相、大司马、大将军皆录尚书事(包括后来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任卫将军平尚书事),这又是东汉宰相录尚书事的制度;此外,蜀汉还设有太尉、司徒,仍称“三公”,这又是西汉后期以来的三公制。

蜀汉宰相制度

最后来说曹魏。曹魏时期,太尉、司徒、司空这三公仍为宰相,但是权力进一步被尚书台的长官尚书令所侵夺。尚书台也正式脱离少府,成为独立机构。到了曹魏灭亡前的一年(264 年),司马氏控制的魏朝颁布了《魏官品》,将所有官职分为九品。其中,尚书令的地位提升到与卿相当。当然,这一时期,权臣体制再次出现,司马昭、司马炎相继成为曹魏的相国。

曹魏宰相制度
曹魏末年宰相制度

西晋建立,设立“八公”,其中太尉、司徒、司空并称“三司”,为第一品。作为宰相,三司虽然权力已大不如前,但仍然拥有部分权力(尤其是司徒)。至东晋,三公已经彻底被架空,只是出于习惯,人们仍然视之为宰相;而进入南朝,人们连最后的习惯也没有了,昔日位高权重名扬四海的三公,彻底成为了吉祥物。不过在北朝,尤其是北魏前期,由于少数民族的部落体制,三公一度还拥有实权,甚至这种实权脱离了尚书台体系的录尚书事。

西晋宰相制度

长期野蛮发展的秘书班子尚书台,在这时期终于雄起。西晋时,尚书台长官尚书令、次官尚书仆射(皆为第三品)正式成为法理上认可的宰相。至东晋,录尚书事也成为了宰相。

东晋宰相制度

也就是说,两晋南北朝时期,尚书省的主要负责人,皆取代三公成为了宰相。尚书令、尚书仆射贯穿这一时期始终,录尚书事自东晋开始紧随其后。不过南朝对录尚书事不断打击,自宋孝武帝以后,除了权臣自任外,录尚书事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南北朝宰相制度

这里还要说两个比较特殊的。一个是北朝的大丞相,名为宰相,实为权臣,如高欢、宇文泰、杨坚、李渊。

另一个就是北周。北周按照《周礼》改革官制,实行“六官”制度,即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秋官,其格局已初具后世六部的特色。按照六官制度,天官的长官叫大冢宰,如果大冢宰有“五府总于天官”之命,那么其余五官就皆受天官节制,大冢宰就成为了宰相;但是如果没有“五府总于天官”之命,大冢宰就只能管理天官府,成为有名无实的宫廷事务总管,那就不再是宰相了。

北周宰相制度

隋与唐前期:三省长官兼职做宰相

【文长不看版】

【隋、唐前期】
尚书令
尚书左仆射(尚书左匡政、文昌左相、都台左相、中台左相、左丞相)
尚书右仆射(尚书右匡政、文昌右相、都台右相、中台右相、右丞相)
中书令(内史令、内史监、内书令、右相、内史、紫微令)
侍中(纳言、侍内、左相、黄门监)
此外还有临时性的宰相称号,数量太多了,详情参见正文

汉魏晋南北朝期间,作为秘书机构的尚书系统蓬勃发展,终于取代三公,成为了新的宰相。但与此同时,新的秘书机构中书、门下系统也悄然而起,随时准备取代尚书。

到了隋代,正式施行三省六部制,并为唐代所继承。此时,无论是早年的丞相(虽然时不时还会以“丞相”命名的官职借尸还魂),还是三公,都已经成为过去。老秘书班子尚书系统,与新秘书班子中书、门下系统,共同组建了“三省”,亦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分别是尚书令(正二品)、中书令(正三品)、侍中(正三品),他们同时兼任宰相。其中,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门下省负责审议(认为不合适者即行“封驳”),尚书省负责执行。

隋朝宰相制度

自唐代起,宰相们商议决国事的地方称为政事堂。北朝重视门下省,唐朝初年,政事堂便设于门下省。不过唐朝初年,中央决策一般由皇帝自己或组织决策性会议来决定。直到贞观十一年(637 年)以后,唐太宗才规定,由宰相议定朝政,然后奏闻,由皇帝行使审批权。过去三省宰相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解决。

唐初宰相制度

三省长官中,以尚书令最为位高权重,尤其是因为李世民称帝前曾任此职,因此在贞观以后,尚书令不再授人,至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年)正式废除,此后偶尔会授予功高者。而过去尚书省的次官尚书左、右仆射(从二品),则成为新的宰相。

三省及其长官,在隋唐之间,名字曾多次改变,可参见下表。

三省及其长官名称的变化

隋与唐前期:群相,群相,一群宰相

在隋唐以前,独相、双相制,亦或三公制,亦或后来尚书系统,宰相人数相对较少。而隋唐三省六部制开启了群相制度。

所谓“群相”,并不仅仅是说宰相多,而是说宰相特别多,真的是一群。

首先说,三省虽然是三个,但是三省的兼职宰相却不止三个。比如在满员的情况下,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各一名,中书省的中书令、门下省的侍中各两名,这就有是六名宰相了。

但还不仅如此。在隋唐时期,其他官员也可以获得参与宰相会议的资格,从而也就成为了宰相。要获得这种资格,就要由皇帝临时加以名号,这种临时性名号极多。

隋朝还正常一点,一共有 4 个:

参掌机事:兵部尚书柳述,加“参掌机事”(隋文帝时);

专掌朝政:高颎与左右仆射杨素“专掌朝政”(隋文帝时);

参掌朝政:太子太保兼纳言、民部尚书苏威,与高颎“参掌朝政”(隋文帝时);

知政事:黄门侍郎裴矩、裴蕴,均加“知政事”(隋炀帝时)。

唐前期宰相制度

到了唐代,五花八门的宰相称号一个接一个,仅唐初就有 12 个,其中有 11 个都是唐太宗发明创造的:

知政事:右仆射裴寂,加“知政事”(唐高祖时);

参预朝政:检校吏部尚书杜淹“参预朝政”(唐太宗时);

参议朝政:御史大夫萧瑀“参议朝政”(唐太宗时);

参议得失:特进、知门下省事魏徵“参议得失”(唐太宗时);

参知政事:黄门侍郎刘洎“参知政事”(唐太宗时);

专典机密:中书侍郎岑文本“专典机密”(唐太宗时);

同掌机务:太子太傅高士廉等人“同掌机务”(唐太宗时);

参知政务:中书侍郎崔仁书“参知政务”(唐太宗时);

每三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李靖退休后,诏“每三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 (唐太宗时);

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太保萧瑀,特进、太子詹事李勣“同中书门下三品” (唐太宗时);

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唐太宗时);

同中书门下参掌机务:开府仪同三司李勣加“同中书门下参掌机务”(唐太宗时)。

唐高宗以后,宰相的临时性名号逐渐稳定下来,一般只用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其中同中书门下三品相当于三品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则往往授予四品官。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改了好几次名字,于是者两个职位又衍生出一大堆名字:

同中书门下三品衍生的有:同东西台三品,同凤阁鸾台三品同紫微黄门三品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衍生的有:同东西台平章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同紫微黄门平章事

唐朝中期,唐代宗将中书令与侍中升为正二品,于是同中书门下三品相应的也变成了同中书门下二品。虽然自唐玄宗以后,同中书门下三品理论上已经废掉了,但是遇到宰相担任同平章事有家讳(比如父亲的名字里有“章”“璋”之类的字),那么他的宰相名称就是同中书门下三品(或二品)。

到这里,不算三省长官名称,仅宰相的临时性称号,已经有 19 个了。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当然不……

唐高宗又设立知军国政事,唐中宗设立参谋政事,唐玄宗设立知军国重事。到了唐朝后期,唐文宗设立的名号更个性,叫“五日一入中书”。

好了,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了,唐代三省长官的名号有 22 种,而临时性加官名号有 24 种,也就是说,在唐代,一共有 46 个职位,是宰相……

这就难怪,在唐中宗的时候,居然出现同时有 10 多个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

想象一下,一个国家的国务院里,有 10 多个总理(还都是正总理,没有副总理)在组织国务会议,下面 6 个部长瞠目结舌的场景……

唐后期至北宋前期:从宰相到二府宰执

【文长不看版】

【唐后期、五代、北宋前期】
中书令;
侍中;
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三品,后改为二品);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平章事)。

群相自然也带来了很多困扰,一方面是宰相太多,必然影响效率。比如唐中宗的时候居然出现同时有 10 多个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

另一方面,三省制基础上的宰相格局,马上被打破了。首先是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开始,尚书左、右仆射如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称号,就不再是宰相,而此后鲜有仆射加号。也就是说,作为三省长官之一的尚书仆射,被踢出了兼职宰相群。

与此同时,中书、门下两省也出现了变化。作为“宰相会议室”的政事堂,在武后执政之初迁到了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 年),宰相张说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改组中书门下的秘书机构,中书、门下二省有合为一省之势。中书门下随即也从“宰相会议室”变为了“宰相办公室”,过去由三省长官兼职担任的宰相,至此又成为了专职宰相。

唐后期、五代、北宋前期宰相制度

兼职宰相的名称也随即发生了变化。中书令、侍中(皆为正三品官)仍然位列宰相,但养老打酱油的多,实际管事儿的少。而之前众多的宰相加号中,同中书门下三品(简称同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脱颖而出,成为了新的宰相正式名称。同三品的地位要略高于同平章事。唐代宗大历二年(767 年),升中书令和侍中为从二品,同中书门下三品也改名为同中书门下二品。此后,同二品与同平章事渐趋合流,一般任同平章事,只有遇到有家讳时才任同二品(比如五代的冯赞、吴廷祚本应任同平章事,皆因犯父名讳而改任同二品)。当然,任同平章事的可以是一个人,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多人担任。

人多了,就要有个顺序,这个顺序通常以“馆职”来区分。当时设有图书机构弘文馆(宋改成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合称三馆,并在三馆设立大学士、兼修国史等官职。宰相例先兼集贤院大学士,称为“集贤相”;升级至亚相后改兼修国史,称为“史馆相”;最后荣升首相,则兼昭文馆大学士,称为“昭文相”。

这样,从唐朝中后期,历经五代,一直到宋神宗元丰改制之前,宰相的主要名称一直是中书令、侍中、同平章事或同二品这四个,始终没有改变(但北宋前期作为宰相的中书令从来不任命)。

不过也有特列。一个是唐宋时期,经常给地方一把手节度使加宰相衔,称为“使相”。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杨家将》里的杨业,被称为“杨令公”,就是因为杨业在死后被追封为“中书令”,而“令公”即是对中书令的称呼。但这个中书令,只是使相,而不是宰相,理解成“宰相级待遇”就好。

另一个,就是皇帝的秘书班子又开始崛起了。就像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宰相的丞相和三公逐渐被架空,作为秘书的尚书、中书、门下诸官日益壮大并最终取而代之一样;当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以后,新的秘书班子又准备壮大起来取而代之了。

这次的秘书班子,一个叫枢密使,最初由皇帝的私人奴仆宦官担任,执掌枢密院,五代以后改用士人和武人,成为凌驾于宰相之上的决策者,甚至皇帝也要让他们三分。宋太祖乾德二年(964 年),以首席心腹、枢密使赵普为宰相,宰相的权力才重新回归。然而宋太宗在位时,又重新倚重枢密使;直到淳化元年(990 年)才正式重新划分宰相和枢密使的权力,宰相统领的中书处理政务,枢密院的职责被明确限定在军务方面。

另一个秘书班子叫翰林学士院,供职其中的翰林学士负责起草诏书,其中的首席称为翰林学士承旨,在唐代甚至有“内相”之称,往往也参与大政决策。

此外,宋初太祖赵匡胤在位时,曾任赵普为独相,为了协助赵普办公,设立了参知政事。“参知政事”本来是唐朝宰相的加号,到了宋初却成为宰相秘书、宰相助理。不过在开宝六年(973 年),随着赵普权力渐重,赵匡胤将参知政事改为副相,这一次不仅皇帝的秘书班子要上台,连宰相的秘书班子也被抬出来制衡宰相。赵普后来罢相,但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却留在了宋代的制度框架中。

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太宗末年,寇准担任参政,权力一度与宰相相当。不过绝大多数时间,参政只是副宰相,宰相缺位的时候,可以暂时代行宰相职权。

这样,宋代的宰相虽然仍然是中书令、侍中、同平章事或同二品,但在宰相之外,既有副宰相参知政事,又有主管军事部门枢密院的枢密使、枢密副使、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签枢密院事等,参知政事与枢密院诸官合称“执政”,执政又与宰相合称“宰执”。但执政毕竟不是宰相。

北宋后期至南宋:三省终于合并为一省

【文长不看版】

【北宋后期至南宋】
“公相”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太宰兼门下侍郎、尚书左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左丞相)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右丞相)
北宋元丰改制后的宰相制度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年)改革官制,撤销中书门下,恢复唐初三省,设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不过这三省长官都是虚设,并不授人,实际仍以次官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侍郎、门下侍郎管理三省。又规定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这样,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就成为了新的宰相名称。

同时,又撤销了参知政事,以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为副相(作为副相的门下侍郎、中书侍郎是不兼尚书仆射的)。

宋神宗的本意是恢复三省制,但与唐朝一样,三省制维持不下去,最终又再次向一省制发展,相应的又出现新一轮的宰相改名大潮。

徽宗政和二年(1112 年),对三省长官改名字,尚书令废而不置,左仆射改称太宰,右仆射改称少宰,侍中改称左辅,中书令改称右弼。当然,如同侍中与中书令从来不授人,左辅、右弼也是虚位。于是,宰相的正式名称,就变成了太宰兼门下侍郎(首相)、少宰兼中书侍郎(次相)。

北宋政和改制后的宰相制度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号称凌驾于一般宰相之上的“公相”。

元祐元年(1086 年),垂帘听政的高后以文彦博为平章军国重事,六日一日朝,此后又改为十日一朝,而且只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平章军国重事被称为“贵官”,权威虽在宰相之上,但参政范围有限,并非宰相。

到了元祐三年(1088 年),右相吕公著被任命为同平章军国事,二日一朝。相比于平章军国重事,同平章军国事的参政频率更频繁,参政范围更广泛,而且统御三省、枢密院,虽然仍然是贵官而不是宰相,但已成为实际权力的掌控者。

元祐四年(1089 年)吕公著去世,次年文彦博去世,同平章军国事和平章军国重事才相继寝废。但是到了徽宗时,类似的官职以宰相的名义再度出现。政和二年(1112 年),废除了此前的荣誉性官职“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改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少”,称三公为“真相之任”,三少为“次相之任”。

蔡京被任命为太师,三日一入朝(后改五日一朝),名义上总治三省事;实际上因蔡京辞去门下省事务,故只主持中书省、尚书省两省事务,后来诸部连尚书事事务也不过问了。这是徽宗为了既利用蔡京能力、又抑制其势力膨胀而想出的办法。

此外,王黼也曾以太傅总治三省事。因太师、太傅属于三公,故称“公相”。公相位在一般宰相之上,虽然徽宗命令确定公相也属于宰相,但实质上与元祐时期的“贵官”无异。王黼、蔡京相继致仕后,又把“三公”重新改成了荣誉头衔,嗯,瞎折腾。

钦宗靖康元年(1126 年),宰相恢复元丰旧名,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 年),三省正式合一,宰相名称又改为尚书左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同时兼任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实际负责人),副相复名为参知政事。

南宋高宗三省合一后的宰相制度

孝宗乾道八年(1172 年),又将宰相改名为左丞相、右丞相,后来又兼任枢密使;副相仍名参知政事,虚设的尚书令、中书令、侍中正式废除。

孝宗以后,左、右丞相的名称一直用到南宋灭亡。不过从宁宗开禧元年(1205 年)开始,宋廷又屡设平章军国事、平章军国重事等贵官,独揽军政大权,位在宰相之上;宰相的实际地位,反而等同于副相。即便如此,南宋法理上的宰相仍然是左、右丞相。

南宋孝宗以后的宰相制度

辽夏金理:史上唯一称“宰相”的官职,压根不是宰相

【文长不看版】

【辽】
北面官系统:北枢密使(契丹枢密使)
南面官系统:南枢密使(汉人枢密使)、大丞相、政事令(中书令)、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
【金】
领三省事、尚书令、左丞相、右丞相、平章政事
【西夏】
国相、中书令、尚书令
【南召、大理】
清平官、布燮

辽、大理、西夏和金朝,先后与宋朝并立,他们也有自己的宰相制度。

辽朝针对契丹人和汉人的不同习俗,实行北面官、南面官的“一国两制”。北面官管理契丹人等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设有北枢密院(契丹枢密院),北枢密使统领军政,是北面官系统实际上的宰相。与此同时,北面官系统还有“北面宰相”,设有北宰相(北府宰相)和南宰相(南府宰相)。这是中国历代王朝中,唯一正式以“宰相”命名的官职。然而可惜,此宰相非彼宰相,属于“北面宰相”的北宰相和南宰相,只是统帅部族的高级官员,并非宰相之任。

有点拗口,再说一次:属于“北面宰相”的北宰相和南宰相不是宰相……

辽朝宰相制度

再来看南面官。与北面官相同,南面官中最高统治机构也是枢密院,即南枢密院(汉人枢密院),南枢密使是南面官系统实际上的宰相。两个系统的枢密院均设置于大同元年(947 年),辽灭后晋前后。

南枢密院是南面官系统的实际宰相机构,但南面官系统还有名义上的宰相机构,即相对于“北面宰相”的“南面宰相”。

南面宰相中,最高者是大丞相,不过往往为权臣担任,也不常置。辽朝早年,曾以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政事令)、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作为“南面宰相”的名称,但也经常是徒有虚名而已。

直到辽世宗天禄四年(950 年)建立政事省,辽朝“南面宰相”才正式建立起来。宰相称政事令,或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兴宗重熙十三年(1043 年)改政事省为中书省后,宰相名称也改为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另外,圣宗统和十二年(994 年)开始,辽朝设参知政事,其地位也与宰相相当,比宋朝的副相参知政事要高。

一句话,属于“南面宰相”的政事令(中书令)、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都是宰相。

金朝宰相制度

金朝设有三省,熙宗天会十四年(1136 年)时设“领三省事”,作为宰相;天眷元年(1138 年)又设平章政事。海陵王篡位以后,罢废中书、门下,只留尚书省,一度不设平章政事;但随后又恢复了平章政事。此后,金朝制度逐渐走上正轨,以尚书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为副相。

西夏早年百官无首,国相、中书令职能接近宰相。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 年),李元昊又设尚书令总理国政,是为宰相。

大理国祚继承自南召及其后诸国,南召宰相名清平官,大理宰相名布燮。

元明:最后的宰相

【文长不看版】

【蒙古】
也可札鲁忽赤(大断事官)
【元】
中书省:中书令(虚衔)、右丞相(“大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
尚书省: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

太祖元年(1206 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当时官制朴素,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宰相。不过倒是有一些官职被视为宰相。比如成吉思汗时期的也可札鲁忽赤(大断事官),就是当时的最高行政长官窝阔台时期的中州断事官,甚至被直呼为“丞相”。与此同时,主掌文秘工作的必阇赤也逐渐获得了一些行政权。

太宗二年(1230 年),窝阔台又任命耶律楚材为中书令,镇海、粘合重山为右、左丞相,看起来很像是宰相,但当时蒙古并没有中书省,耶律楚材等人本身还担任着必阇赤。这时期的中书令、右丞相、左丞相更像是尊号,而非宰相称号。

直到中统元年(1260 年),忽必烈在开平建立中书省,任命了中书省平章政事 1 名、左丞 1 名;同时建立了燕京行中书省,设 1 名丞相,2 名平章政事,1 名参知政事。次年,忽必烈又将宰相员额调整为右丞相 2 人、左丞相 2 人、平章政事 4 人、右丞 1 人、左丞 1 人、参知政事 2 人,实际是两套班子,一半留在开平的中书省(都省),一半留在燕京的行省。如果忽必烈去了燕京,那么燕京的中书省就是都省,开平的则为行省。这时的宰相既有蒙古人,也有契丹人、畏兀儿人,但最多的还是汉人,占了一半以上。到了中统三年(1262 年),两省正式合并为一省。

与此同时,中统二年(1261 年)十二月,忽必烈以嫡长子真金为燕王、中书令,后来真金又被封为太子。自此以后,以太子兼任中书令成为蒙元的制度,太子位缺则中书令成为虚衔。不过太子兼中书令,也只是名义上的中书省长官。

此外,蒙古和元朝初期还曾在至元七年(1270 年)、至元二十四年(1287 年)、至大二年(1309 年)分立过尚书省,往往尚书省的权力大过中书省,但皆数年即废。

到这里我们可以捋一捋蒙元时期宰相的脉络了。

元朝宰相制度

在蒙古国时期,具有宰相地位的是也可札鲁忽赤。

忽必烈掌权以后,包括元朝,宰相主要是中书省的中书令(虚衔)、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其中右丞相为首相,人称“大丞相”;另外左丞、右丞、参知政事为副相。员额有变动,元朝后期,大体上是右丞相 1 人,左丞相 1 人,平章政事 4 人,即宰相满员时有 6 位;左丞 1 人,右丞 1 人,参知政事 2 人,副相有 4 位。

三次短暂设立的尚书省,宰相有尚书省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副相有左丞、右丞和参知尚书事。

明朝初年,继承元朝制度,也曾以中书省为宰相机构,以左丞相、右丞相为宰相。而到了洪武十三年(1380 年),借着妇孺皆知的“胡惟庸案”,朱元璋破天荒地废黜了三省,也废掉了宰相制度。

如果从商朝算起,宰相制度有小 3000 年的历史,比皇帝制度还要长上小 1000 年。在宰相制度的演变中,尤其是有了皇帝以后,总是宰相的权力被分割。一个变两个,两个变三个,三个变一群。这还不够,还要搬出皇帝的秘书,甚至搬出宰相的秘书,继续分割宰相权力,直到取而代之。

明朝废除宰相不久,作为皇帝秘书机构的司礼监与内阁正式走上前台。司礼监掌印太监被称为“内相”,内阁大学士被视为宰相。然而,秘书终究是秘书,他们不是百僚之长,也不是政府首脑,自然也没有权力直接领导百官处理政务。

好在明朝的“秘书”们还可以对皇帝表示抗议,到了清朝,这些秘书更是威信扫地。在清朝,同时兼任军机大臣和内阁大学士者,被视为“真宰相”。不过这样的所谓“宰相”,对皇帝惟命是从,也就难怪会出现曹振镛这种“多磕头,少说话”的混账逻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