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武汉一「高三学生发现小行星并拥有命名权」?

如何评价武汉一「高三学生发现小行星并拥有命名权」?

如何评价武汉一「高三学生发现小行星并拥有命名权」?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星河孤旅

需要澄清的是: 这里获得的应该是小行星命名的“建议权”,对小行星的命名权属于拍摄到小行星照片的天文台,利用这些照片发现小行星的人只能提供建议而没有最终决定权,详见文末说明。

其中既有个人的努力,也不能忽视学校(或家长)起到的作用。熊同学是通过参加一个叫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IASC)的组织举办的活动发现了这颗小行星。主要流程是:你所在的学校参加了这个项目,专业天文台(1.8 米口径的 Pan-STARRS 巡天望远镜)就会给你的学校提供不同天区拍到的星空图片,每隔 30 分钟拍一次、每个天区 3 张。反复比对同一天区的 3 张图片,如果找到移动的星点(如下图所示),可能就是相对恒星背景在运动的小行星;这时就需要学会用专业软件Astrometrica测量星点在 3 个时刻的位置,确认不是任何一颗已知小行星就可以上报到小行星方面的权威机构小天体中心(Minor Planet Center),后者会有专家进一步确认你的发现[1]

小行星在星空照片上相对背景恒星的运动,相邻照片差 30 分钟,黑色的是星点。

整个过程关键部分有:学校知道并组织队伍参加这个项目;个人具备一定的天文知识基础,能学习掌握用软件进行天体测量、比对已知小行星等“标准流程”。前一项还是有点难度的,我高中当过天文社长,也认识一些业余天文圈的朋友,但不知道有这个项目;后一项是需要花一定时间的,但技术难度上作为已退役的天文奥赛党表示肯定比拿到新闻中提到的辉煌奥赛战绩[2]要容易了(再次和本人对比,天文国赛决赛 4 次,低年组 1 金 1 铜,高年组 1 银,国家集训队 0 次),不是什么高精尖的“科研项目”,说白了就是在图片上找不同。

说实话,愿意来参加没有附带任何高考加分优惠政策的天文竞赛的基本都是真心喜欢天文这个方向的,能将爱好作为奋斗一生的事业无疑是幸福的,祝熊同学能在探索星空奥秘之路上有更多收获!

国外的天文科普教育经验也值得借鉴。已经 IASC 以美国德州的 Hardin-Simmons 大学为基地,从 2006 年启动至今已运行了 16 年。因为参与门槛比较低,不收活动费用只要求有能联网的 Windows 或 Linux 电脑(活动所需软件 Astrometrica 无法在 Mac 上运行),吸引了来自超过 80 个国家的 700 所学校的 5000 多名“公民科学家”和学生参加,截止 2016 年底,已发现了 1300 颗主带小行星、2 颗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和 1 颗木星族彗星等太阳系小天体。[3]还有我本人 2015 年底参加过的Pulse@Parkes 项目[4](使用澳洲的 Parkes 射电望远镜观测脉冲星并测量距离),都是拉近普罗大众和天文学研究距离的很好例子,甚至对那些有志从事天文学研究的学生也是难得的动手实践机会,也许就培养出了下一代天文学家。国内类似的活动有星明天文台发起的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PSP),原理也很简单,就是把新拍的涂和星系的历史图片对比,找亮点:


关于命名权(此处感谢 @Honkit Tan 大佬帮助):以在IASC 官网 Hall Of Fame 栏目Numbered Discoveries 里显示的一颗名叫(221698) Juliusolsen的小行星为例,显示发现的 Citizen scientists 是 J. Sykes, R. Pohll, & A. Lenig。而在在小天体中心官网查询该天体,显示的发现者(discoverer)是 Holmes, R. ,可见 MPC 认证的发现者是不包括以上 Citizen scientists 的,自然也谈不上命名权。不过能发现图一乐也不错了嘛。

小天体中心小行星相关信息

小行星命名公告官网 WGSBN 上关于小行星命名权的说明[5]如下图。由于命名最终都要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中心 MP 确认后才是有效的,所以严格来说拥有命名权的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小行星命名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