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汉语口语差别大吗?

古今汉语口语差别大吗?

三种不同的红色

1、周朝:

“逖矣,西土之人!”

“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邓、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勖哉夫子!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这就是著名的《牧誓》,是周武王伐纣,在牧野之战前,向全军做的动员讲话,记录在《尚书》中。——当然,《尚书》所记录的上古口语还很多,比如成汤伐夏时做的《汤誓》等等。

这个讲话翻译称现代语言,就是这样的:

“远来辛苦了,西方的人们!”

“啊!我们友邦的国君和各位大臣,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以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的人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我要讲话了。”

“古人有话说:‘母鸡没有早晨啼叫的;如果母鸡在早晨啼叫,这个人家就会衰落。’现在商王纣只是听信妇人的话,轻视对祖宗的祭祀不问, 轻视并遗弃他的同祖的兄弟不用,竟然只对四方重罪逃亡的人,这样推崇,这样尊敬,这样信任,这样使用,用他们做大夫、卿士的官。使他们残暴对待老百姓,在 商国作乱。现在,我姬发,奉行上天的惩罚。今天的战事,行军时,不超过六步、七步,就要停下来整齐队伍。将士们,要努力啊!刺击时,不超过四次、五次、六 次、七次,就要停下来整齐队伍。努力吧,将士们!希望你们威武雄壮,象虎、貔、熊、罴一样,前往商都的郊外。不要禁止能够跑来投降的人,以便帮助我们周国。努力吧,将士们!你们如果不努力,就一定会受到惩罚!”

2、春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论语》嘛。《论语》是孔子弟子记录的孔子言行,其言大多实录,是当时的口语。

3、西汉

 蜀郡王子渊,以事到湔,止寡妇杨惠舍。惠有夫时一奴名便了,子渊倩奴行酤酒,便了提大杖上夫冢巅曰:“大夫买便了时,只约守冢,不约为他家男子酤酒也!”子渊大怒曰:“奴宁欲卖邪?”惠曰:“奴大杵人,人无欲者。”子渊即决买,券之。奴复曰:“欲使便了,皆当上券;不上券,便了不能为也!”子渊曰:“!”

这是西汉王褒写的《僮约》,记载了他在四川买一个仆人的故事,全文基本都是口语。

选的这段,意思就是说:我王褒因为一件事情到湔这个地方,住在寡妇杨惠家里,杨寡妇家有个奴仆名字叫便了,王褒让他去打酒,这个奴仆说:“主人当初买我时,说好了只守坟,可没有说给别的男人打酒。”王褒大怒,问:“你这个奴仆卖吗?”杨寡妇说:“奴仆大了,顶撞人,没有人愿意要。”王褒就要买 下来,签合同的时候,奴仆说:“你要我做什么事,都要写在合同上,如果合同上没有的,我可不做。”王褒说:“。”

4、魏晋

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卢毓、卢珽。”士龙失色,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议者疑二陆优劣,谢公以此定之。

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说卢志和二陆之间的故事。对话基本是当时口语。其实《世说新语》中保存的当时口语特别多,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阿堵物”,如“空中撒盐差可拟”都是当时口语。

5、隋唐:

英公始与单雄信俱臣李密,结为兄弟。密既亡,雄信降王充,绩来归国。雄信壮勇过人。勣后与海陵王元吉围洛阳,元吉恃其膂力,每亲行围。王充召雄信告之,酌以金碗,雄信尽饮,驰马而出,枪不及海陵者尺。勣惶遽,连呼曰:“阿兄阿兄,此是勣主。”雄信揽辔而止,顾笑曰:“胡儿不缘你,且了竟。”充既平,雄信将就戮,英公请之不得,泣而退。雄信曰:“我固知汝不了此。” 勣曰:“平生誓共为灰土,岂敢念生,但以身已许国,义不两遂。虽死之,顾兄妻子何如?”因以刀割其股,以肉啖雄信曰:“示无忘前誓。”雄信食之不疑。

这是《隋唐嘉话》中的一则,讲徐懋功和单雄信的友谊。《隋唐嘉话》为刘餗所撰,刘餗,盛唐时人,刘知几之子。这段材料中“胡儿不缘你,且了竟”、“我固知汝不了此”都是当时口语。

6、两宋:

圣人教人,大概只是说孝弟忠信日用常行底话。人能就上面做将去,则心之 放者自收,性之昏者自著。如心、性等字,到子思孟子方说得详。

这个道理,各自有地头,不可只就一面说。在这里时是恁地说,在那里时又 如彼说,其宾主彼此之势各自不同。

这是《朱子语类》中的两段,是朱熹给弟子讲课时的记录,就是当时明明白白的大白话。

再比如禅宗和尚打机锋,也是白话:

华光院范禅师衡州华光范禅师,僧问:“灵台不立,还有出身处也无?”师曰:“。”曰:“如何是出身处?”师曰:“。”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自由自在。”曰:“见后如何?”师曰:“自由自在。”问:“如何是 佛法中事。”师曰:“。”

7、元朝: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甚麼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

(正旦唱):【刀刀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

(正旦云):止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

(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麼主意?

(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

(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麼哥,枉将他气杀也麼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这个大家也都很熟悉了,《窦娥冤》,元朝口语。

8、明朝

明朝的口语材料就非常多了,各种小说都是。随便举个例子,比如:

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悟空道:“弟 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祖师道:“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到洞中多少时了?”悟空道:“弟子本来 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祖师道:“那山唤名烂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 要从我学些什么道?”悟空道:“但凭尊师教诲,只是有些道气儿,弟子便就学了。”

9、清朝

清朝口语和现在基本差不多了。

话说史湘云跑了出来,怕林黛玉赶上,宝玉在后忙说:“仔细绊跌了!那里就赶上了?”林黛玉赶到门前,被宝玉叉手在门框上拦住,笑劝道:“饶他这一遭罢。” 林黛玉搬着手说道:“我若饶过云儿,再不活着!”湘云见宝玉拦住门,料黛玉不能出来,便立住脚笑道:“好姐姐,饶我这一遭罢。”恰值宝钗来在湘云身后,也 笑道:“我劝你两个看宝兄弟分上,都丢开手罢。”黛玉道:“我不依。你们是一气的,都戏弄我不成!”宝玉劝道:“谁敢戏弄你!你不打趣他,他焉敢说你。” 四人正难分解,有人来请吃饭,方往前边来。

==============================================================

有朋友在评论里说,上古书里记载的也都是经过文言加工的口语,还有的朋友说宋代以后因为印刷术的发展,啰里啰嗦的口语才得以在写入书中。

这些话其实都不对的。

夏商周文章字数少,根本原因是当时语言不发达,字很少,能表达的意思也少。至于《尚书》,近代以来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是“照录口语”,如刘大杰所言:“(尚书)难懂的原因,不是太文言, 而是太白话。 因为用的大都是当时的口语,时间过久了,后代读起来就难懂了。 鲁迅说: ‘《书经》 有那么难读, 似乎正可以作为照写口语的证据。’ (《门外文谈》) 。”

正如我前面所说,文言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就是远古的口语。只不过在后来发展过程中,这种固定在典籍中的上古口语得到保存,并一代一代被模仿写作下来,最终和口语相分离,成为了文言。

两汉魏晋隋唐时代,书面上记载口语,可能会进行一些加工,(但总会保留下一两处原汁原味的东西),但上古记载,却基本不会脱离口语太远,因为当时口语和书面语本身就是一致的。

在 两汉魏晋隋唐时代,比如说我答案中所举的“胡儿不缘你,且了竟”,这话完完全全就是纯粹的口语,连一点加工痕迹都没有。再如,我所举的《世说新语》中的那个例子,陆机所说“鬼子敢尔”一句,就今天来看,显然是原汁原味的口语。

正因为如此,这些口语我们现在理解起来 就很困难,正如某个答案中所说的“文言易解,白话难读”。此外如秦桧的“莫须有”一句,到现在人言人殊。

其实,口语的记载,和印刷术真没多大关系,要知道,古代中国的印刷术,可是雕版印刷,要刻那么多啰里啰嗦的口水话,也是很累的啊。之所以宋朝以后口语保存的较多,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语录体的发展,佛教禅师说法打机锋、儒家大师讲学,往往最后都编纂称语录体,就如前面我所列举的朱熹的《朱子语类》,这些是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口语。二是市井俗文学的发展,杂剧、小说等文学形式,由于面向对象是市井普罗大众,所以只能用当时的口语。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所以宋元以来,大量口语得以保存。

但这并不是说,宋元之前的口语就无从觅踪,更不是说凡是先秦两汉魏晋隋唐的书籍,就没有半点口语的记载。